美国军官职务编制军衔编制规定营长军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种参谋长、战区司令员“上将”;军种副参谋长、军长、舰队司令“中将”;师长、航母编队特混司令“少将”;副师长、独立旅旅长“准将”;团长、空军联队、舰长“上校”;营长、军舰艇中队“中校”;副营长“少校”、连长“上尉”、副连长“中尉”、排“少尉”……
因此、美军旅长为……“准将”军衔、旅参谋长为-“上校”军衔。
美军军衔分3类11级。
例如:美陆军101空降旅长为“准将;参谋长为“上校”军衔。
跟哪个职位大?
这是日本军队中两套体系的称谓,一个是行政职务,一个是军衔,如果换到中国军队来,题主等于在问“科长”和“上校”到底哪个官大,是没有可比性的。并且司令部机关的行政职务与战斗部队的军职还有所不同,一个师团长我们知道肯定是中将,一个旅团长也知道大约是个少将,但“课长”是个可大可小的行政职务,跟军衔是不挂勾的,所以是伪命题。
(服部卓四郎)
举个例子来说,《大东亚战争史》的作者服部卓四郎,他在二战时期曾经两度担任日军参谋本部作战部的“作战课长”,彼时军衔刚好是大佐。但参谋本部已经是日本陆军最高的军令机关,它指挥的日军方面军、军等单位的司令部也有作战课长,一般就很难达到大佐军衔了,冈村宁次任职驻汉口第11军中将司令官时,他的司令部作战课长宫崎就是个中佐军衔。
直白点说,翻译到中国的情况来,某大军区的作战科长和一个陆军师的作战科长,同样都是作战“科长”,但是级别、军衔和权力肯定是不同的,服部卓四郎的情况属于跟提问碰巧,那只是特例。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军衔惯例是:参谋总长一般大将、(二级)部长为中将或少将、课长为大佐或中佐,班长为中佐或少佐。
(亮剑里的大佐特战队长)
“课长”即一课之长的意思,日本陆军行政机构设置的顺序一般是:部、课、班,参谋本部下设有作战部(第1部)、作战课(第1课)、编制班(第2班)三级单位。野战部队战役级别的司令部里,也设置了上述三个层级,例如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作战部,就下设作战课和情报课这两个重要的课级单位,跟中国军队的“情报科和作战科”含义是一样的,至于课长的军衔是什么,则要看该司令部的级别和规模了,战犯武藤章中将(曾任近卫师团长)的升迁过程清晰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1936年这厮任关东军第2课课长(长春),军衔为中佐;次年调升参谋本部作战部作战课长(东京),军衔就已经晋为大佐了,因为这两个课的级别是不同的,水涨则船高。
(大佐联队长饭冢)
比较容易混淆的是“特高课”的称谓,它原来是警视厅里面“特别高等警察课”的简称,是政治警察而非军人。到日本侵华和侵略东南亚之后,特高课的含义有所增加,日本陆军在宪兵队里也设置了特高课这一部门,专门负责占领区的谍报和反谍任务,属于军队编制,所以课长自然有了军衔。为了镇压被占领国家地区人民的反抗,基本上是哪里有日本宪兵队,哪里就一定有宪兵队下设的“特高课”。
那么,特高课长的军衔是什么呢?还是回到前面的逻辑,要看它所在的宪兵队是什么级别,举例来说,日本关东军设有宪兵司令部(东条英机就曾任关东军宪兵司令,那会儿还是个少将),那么关东军宪兵司令部所属的特高课课长,军衔至少是个大佐;如果是关东军宪兵司令部下辖的某地区宪兵队,那么该宪兵队内的特高课长可以是中佐、少佐甚至大尉了,完全看地区配置规模,所以特高课长这一职务未必军衔很高。
(五号特工组里的酒井课长)
但是,特高课是军队中的特务,是政治宪兵,它有防控军队思想和异动的任务,所以权力却很大。类似于国民党“军统”设在各级军队中的督察室,从战区到集团军都有,一般在集团军司令部里所设的督察室主任,也就是个中校或者上校,可没有哪个将军会轻易招惹他们,因为他们可以通天。
谍战剧《五号特工组》里日军上海宪兵司令部的特高课长酒井美惠子,军衔只是个少佐而已,不考虑历史原型,军衔设计是合理的。因为关东军是“总军”级别,而上海宪兵司令部隶属于“华中派遣军”序列内的第13军司令部(驻防沪杭地区),按照日军编制,军、方面军之上才是总军,中间整整差着两个级别,因此直属上级单位的级别,也必然影响着下级单位的规格和行政头目的军衔。
补个知识点,“特高课长”跟日军的“特务机关长”不是一个概念,特高课归属宪兵领导,特务机关归属陆军情报部门领导,它们隶属的上级单位和自身职能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