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由来,对联的起源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追溯谈起,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那时候的对联叫做“桃符”,也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取材桃木,用两块长约七贴春联的由来、八寸,宽一寸多的桃木,在上面雕刻,写“神茶”、“郁垒”两个神名或驱邪降福之类的吉祥语,来驱鬼镇邪,称为“桃符”。

贴春联的由来,对联的起源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为什么要选择桃木呢,《山海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害人者。”

说的是在东海之中有一座神山“度朔山”,这度朔山上有一株特别大的桃树。这棵大桃树盘曲三千里,在枝干延伸出去的最东北处,有一座“鬼门”,那里是众鬼出入的门户。而把守着鬼门的两位神将,一位叫神荼,一位叫郁垒,防止害人的鬼进入人们的家中。

与此对应,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也提到:

《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

讲述的也是这段度朔山桃树下两兄弟的传说,老百姓相信和神荼、郁垒两位神将能够驱除妖邪,于是把两人雕刻在桃木上,写上二人的名字,悬挂于家门口,这便是最最古老的对联了。

大家会不会注意到:桃符上的人和门神颇有相似,都袒胸露腹,虬髯虎须,头上长角,手执桃木剑,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对了你想的没错,桃符上雕刻的神荼、郁垒两位神将,也恰恰同是贴门神的了~

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代,除夕装饰桃人、在门户上挂桃板门神画、插桃符以驱鬼辟邪已经是一普遍的民间风俗。到了隋唐,民间普遍有挂桃符的习俗,桃木被视为能镇邪的仙木。

演变那么桃符是在何时,又是为什么演变成春联呢?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在新年到来之时,命学士们“题桃符”,他对学士们题的词语不满意,就自己在桃符上写了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句式工整、吉祥喜庆,它改变了以往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

到了北宋,对联便主要采取这两种形式,一是在桃符上书写神荼、郁垒,另一则是书写其他的祝福语,明代,桃木板被红纸代替,成为“春贴”,以及有点贴近我们现在所用的春联了。

不过真正使对联发展鼎盛,并成为百姓家家户户传承的文化形式,则要说到明太祖朱元璋了。在他定都金陵之后,在除夕前颁布圣旨,要求公卿士庶家门口必须贴春联,而且皇帝本人回亲自微服出巡,观赏取乐。由于政府的强力提倡,对联普及至全国,文人雅士也纷纷挂桃符,题联贺年迎春。

不过明代常用的说法也大抵是“桃符”,到清代,「春联」才基本代替了「桃符」的说法,春联的发展和民俗活动更达到了高峰。

如清代民俗名著《燕京岁时记》曾描述:“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朱笺,或用红纸。”那时候,贴对联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成为百姓迎新辞旧不可或缺的民俗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2日 下午3:08
下一篇 2022年5月22日 下午3: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