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说知藩台,藩宪有两解:
1、藩台的尊称,即明清时代的。
《乐嘉藻日记》:(1911年) 八月二十六日(10月17日)早,访萧继文。还,点阅《刑法志》,饭后一点钟赴抚署会议厅会议,议图书馆事。抚宪主于贵阳营地址建高等学堂而附设图书馆,余主设图书馆于教育总会空地,学宪及王仁谷、华元仪皆从抚宪说,龚雪樵诸人主余说,未决而罢。抚宪又以鄂乱为虑,余言先求本城万全边防之事,惟有居中肆应;又言蜀乱不平则协饷不来,为黔计,则川盐入境须自抽税,并须南纳粤盐以供食助款;又言道仓无谷,仓卒有事,无以备之,应趁此时谷贱收买愤仓。抚宪问款所从出,余言即以当年变价之款,抚宪顾问藩宪此款何在,藩宪言尚存五六万金云,旋散会。
此日记中,有抚宪,即抚台,明清时期俗称为抚台,一般的字典都能查到。藩宪同理,即藩台,明清时期,布政使的俗称,布政使管理一省的财政和民政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管理经济工作的副省长。
2、清朝“藩府宪政”的简称。
指1905年,清朝实行的理藩院的宪政改革,简称藩宪。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清朝的总督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员但权利要大些可以涉地方政事布政使又称“藩司”或“藩台”;从二品,。实际上是一省之行政首长,相当于今天的省长;而巡抚则相当一今天的省委书记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赋、户籍好像还管科举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