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已经非常熟练很有把握了。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成竹在胸、胜券在握[1]、心中有数 【反义词】心慌意乱、惊慌失措[1]、心中无数、茫无头绪。 【同韵词】天官赐福、似有如无。 【灯谜】个个记在心 故事图片【歇后语】心口窝生笋子[2] 【造句】事前充分准备胸有成竹的拼音,事发才能胸有成竹,这样才不会慌乱。 【举例】大家把这件事交给小明做,他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
胸有成竹自成方圆什么意思——因为心中有了主意而又自己的一套做人做事的准则。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胸有成竹”和”心中有数”都是”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胸有成竹”偏重于事前对问题已有全面的考虑和解决办法,或者因心中有了主意而办事神态镇定、沉着;”心中有数”偏重于对客观情况已有所了解,十分有把握。方圆:指方法、准则。是处世之道。无方,世界没有了规矩,便无约束;无圆,世界负荷太重,将不能自理。为人处世,当方则方,该圆就圆。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济,社会才会和谐。您好,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词 条】
胸有成竹
【拼 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英语翻译】
Having Had Ready Plans Or Desingns In One’s Mind
【解 释】
成:完全的。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有成熟的计划。
成竹:枝叶茂盛长成了的竹子.
【出 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其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选自《东坡文集》卷四十九)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清·李绿园《岐路灯》:“岂知皮匠~,早把火刀、火石摸在手中,一敲就着。”
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 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冈山》
【近 义 词】
成竹在胸、心中有数
【反 义 词】
心中无数,茫无头绪,糊里糊涂
【歇 后 语】
心口窝生笋子;肚脐眼上长竹子;笔杆子吞进肚 ;顿顿吃生笋
北宋时候,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他是 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据说,将文与可画的竹图挂 在墙上,在酷暑天看去,宛如置身竹林,顿生凉意, 能令人暑气顿消。可见他的画有传神之妙。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也不管 刮风下雨,天晴天阴,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 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 烫,可他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 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 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 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
衫,满脸都流着汗,可他毫不在意。
事实上,文与可之所以能将翠竹画得栩栩如 生,全得力于对对象的全面把握。没画竹之前,心 中之竹已跃然纸上,画出来当然就活灵活现了。
所以,当时一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 时说: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 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 前已经拿定主意。苏轼在《文与可画 赏筌谷偃竹记》中有“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句子,说的是北宋画家 文同画竹子的典故。北宋画家文同,喜画竹,为了画出 竹子的传神形态,便在自家周围种了 各种各样的竹子。他经常去竹林观察 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 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 在纸上。久而久之,竹子的形态便深 深地印在他的心中。他画竹时,只要 凝神提笔,竹子的各式形象就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 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 神。这就是“胸有成竹”典故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