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4年(1915年)为什么要植树,参与制定《中华民国森林法》的著名林学家凌道扬,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重山复岭,濯濯不毛”的林业现状,便开始实践他所提出的《森林救国论》,致力于森林科学的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
凌道扬连同韩安及裴义理(Joseph Bailie)等林学家,上书当时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将美国“植树节”的推行办法向农商总长张謇提出,希望政府仿效,在中国推行植树节。
由于中国民间有在清明节植树插柳的习俗,所以凌道扬等林学家倡议以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同年7月31日,北洋政府批准以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
1916年4月6日清明节,北洋政府在北京西山马金顶举行了中国第一个植树节庆典,同时要求全国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都要在植树节期间广泛。这项活动每年照例举行,持续多年,但以后渐渐流于形式。
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之后,民国18年(1929年)国民政府农矿部呈请行政院,鉴于国父孙中山生前积极倡导国家造林运动以改善民生。
因此,明订每年3月12日(即孙中山逝世当天)为植树节(国民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称该日为“国父逝世纪念日”),并在行政院院会中通过《植树节举行造林运动办法》,通令全国实施。
扩展资料: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
生态价值
植树节是为了保护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计算:
1、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
2、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
3、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
4、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
5、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6、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
7、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植树节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空气污染严重,我国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植树造林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事情。
首先,植树造林可使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具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
其次,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此外,植树造林能清除完全污染。具统计,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万~6万千克,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出48千克氧气;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千克,一亩松柏林两昼夜能分泌2千克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植树造林还能减少噪音,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同时还可以提供水果、茶叶等食品,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场所。
植物的根一般都生长在地下,它的顶端向下生长,并能向四周发出侧向的根,形成庞大的根系,以便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供给植株生长,使植物达到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植物的根具有特别庞大的分枝系统,根系的扩展范围一般都大于地上部分的扩展范围。
科学家曾经对一年生苹果苗木的根系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根的分枝总数达50000条之多,而树干的分枝却不超过10条,也就是说根的分枝能力是地上部分 的数千倍。植物的根在地下盘根错节,就像无数只手一样牢牢地抓住土壤,既可以 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又起到了防沙固土的作用。根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主要部位是根毛,根毛的数目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各异。
一株黑麦平均每天长出11490万条根毛,如果把这些根毛连接起来可达80千米长;而一株黑麦从萌发到抽穗,约有150亿条根毛,这些根毛就像无数个微型水泵,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因此人们在山坡、沙地,河堤上植树造林和种草,可以起到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