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关于《诗经》的成书,汉代的学者有采诗的说法,在周代,每年春季天子都派人到民间去搜集民歌,然后加以筛选,配上音律,让乐士为天子演唱。现代研究者认为,《诗经》的成书主要是周王朝在各诸侯国的协助下,搜集民间诗歌,然后经过乐师的筛选、整理、编辑而完成的。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公卿列士所献的诗。在汉代还有关于孔子删诗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古时候的诗本有3000余篇,孔子删其重复者,选取其合乎礼义者,最后剩下305篇。 《诗经》本来叫做《诗》或《诗三百》,只是到了汉代,儒家学者将其奉为六经之一,因此才称为《诗经》。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诗经》也遭厄运,但由于不少学者都能背诵,在汉代才又整理记叙成书。汉代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后来其余三家所传之《诗经》渐渐亡佚,只剩毛苌一家,所以《诗经》又称《毛诗》。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包括15国风,有诗160篇;雅包括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风”,就是“土风”、“土乐”的意思,也就是地方乐调之名。从内容上看,国风中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明显的民歌特色。 “雅”,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是西周王畿地区的乐调,即所谓“官调”,与“风”这样的土乐,即地方乐调相对而言。而大雅、小雅的区分,也主要是从乐调上讲的。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周颂”大部分是西周初年周王室的祭祀乐章。“鲁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颂歌。“商颂”是春秋时期宋国人(殷商后裔)颂赞祖先功业的颂歌。
各位朋友好,我是云清看世界,非常开心和大家探讨这个话题。记得有这么一则故事,番邦使者觐见大宋皇帝,提出倘若有人倘若对得出他们的联语,便俯首称臣之外,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否则北宋便割地称臣,北面事之。苏轼满腹经纶,主动请缨。番邦使者志得意满的吟出上联,三光日月星。众人听了无不惊骇,因为此联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难度很大,既有数字,又有确切所指。哪知苏轼毫不在意,番邦使者话音刚落,苏轼便应声而答,四诗风雅颂。众人听罢感觉妙不可言。因为大家都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雅部又分为大雅小雅。虽然这个故事似乎不见正史,但是颇值得玩味。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内容是从西周到春秋中期大概五百年问的作品,共305篇,包括《风》、《雅》、《颂》三类。《风》又名《国风》,分为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大部分是各地民歌,有诗160篇。《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基本是贵族作品,《小雅》包括贵族作品和民歌,有诗105篇。《颂》也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是贵族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诗歌,有诗40篇。《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一。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拙,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