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是不连续的是干什么的,存在着质的变化。表现为离散的能量和能量聚集的物质。因此,自然界的存在是有层次的,每一个物体都既会受到某个层次物理背景的影响,又受制于该物理背景的屏蔽,而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物体都是井底之蛙,其只受到本层次的影响与束缚。比如,我们无法对宇宙之外的世界进行直接的观测与实验?。
因此,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宇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是禁锢我们人类认识的“天井”。
所以,人类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其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比如,我们所了解的信息与现象总是有限的,因而我们的认识仅只是相对于局部的现象而言的,其并不充分。
所以,理论并不是对外在世界的客观反映,而只是该世界的同构系统。因此,理论不同于自然界;但是,其在一定的范围内,却又是有效的。
正是因为人类认识的相对性,使我们人类的认识具有有效性和局限性。通俗地说,就是人类的认识,既是有用的,但又永远是不可知的。
于是,拓展认识有效性工作的人就是科学家??。比如,他们研究何种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对人体的损害,从而使人类得以战胜疫情。
而放弃对认识的无谓追求,只是坚守自己信仰的人就是圣人。比如,面对疫情的来临,他们并不躲避,而是作为志愿者来到疫区帮助那些受到病魔困扰的人。又比如,印度??的甘地,其信仰和平,始终坚持用和平的手段与方式来实现印度的独立与自由。
因此,科学家是认识的理性体现,而圣人则是信仰的坚守,属于认识的非理性部分。前者使人类获得有效的认识,掌握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后者则使人,在面对未知时,无畏恐惧?。
因此,虽然我们人类社会,既科学家来改善生活,也需要借助于圣人使我们树立生活的信心;但是,从认识的有效性而言,科学家掌握的知识肯定是最多的,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现实的问题。
当科学家需要很高吗?
谢邀!
关于科学家,社会有不少误解。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把科学家描述成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像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都是挂在中小学学校墙壁上的伟人。这种神话科学家的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自己智商不够,不能成为科学家”的误解。
分析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很有意思,因为不少人很接地气,大有屌丝逆袭的感觉。在诺贝尔奖颁给他们之前,没有人认为他们智商很高。颁给他们后,更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但是,那又怎样,论科学成就,秒杀高智商人群。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在美国做了二十多年博士后,一辈子默默无闻,是一个快被学界遗忘的无名小卒。
但他几乎一辈子都在专注研究水母,以及水母发荧光的机理。甚至退休后,还在家里继续做研究,并把家里的地下室作为“光蛋白实验室”。在他80岁时,终因荧光蛋白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价值,被授予诺贝尔奖。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更是奇葩。他既非教授、亦非博士,连硕士学位也没有,几乎处于日本企业的最底层,经济上也不富裕,据说连媳妇也是相亲认识的。因为以他的智商追女孩子估计有困难。
但是,他对研究科学仪器满怀热情,他说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就职后,多次拒绝升职当管理层,也是为了能留在研究部门进行研究。今后,我也将继续研究。我有兴趣也喜欢搞研究。”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更是个非典型科学家。出身普通渔民家庭,考试能力也平平,上了日本三流大学德岛大学。但他动手能力非常强,自学能力也非常强,他读的德岛大学甚至没有物理系,完全是靠自学而来。
但他开发出蓝色发光二极管,这项技术曾被认为是20世纪不可能的任务。因此,这一发明又被称为世纪发明。
一个人之所以能被称为科学家,并不是因为他的智商高,而是因为他/她在某个科学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对科学的专注与热爱,比智商更加重要。
世界上有个门萨俱乐部,据说智商必须超过148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在这么一个高智商的群体中,你听说过其中有多少人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吗?中国的《最强大脑》,也没见有科学家去秀自己的智商。
所以,如果你对科学有热爱,就用心去追。因为,追逐科学的过程,本身就能提升人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