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产量潜力究竟有多大?就普通粳稻而言,大田生产田间产量表现,低产,中产,高产或超高产,的公顷产量比值,7~7.5:8~8.5:9~9.5:10~10.5吨。虽然不同品种间产量潜力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总体来看,水稻产量的高低,关键还是取决于,气候条件,因为水稻是感温性强作物,以及土壤肥力条件,及品种自身的生长特性产量优势,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来协调,水稻单位面积的穗数,生产每穗高产的粒数,和增加超高千粒重。减少空瘪率。把产量形成关键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完美融合。加之正确的使用田间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应该能够将产量大大提升。
就一般品种大田公顷产7.5吨,我们常称之为稳产,也就是一般产量,根本没有达到品种潜力上限,以现在的栽培管理水平,这样的产量指数应该是稳产型中的低产量表现。应该说相同品种,同样的栽培管理,在不同年份所表现的产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种植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去提升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那么,水稻产量潜力究竟有多大?为什么品种说明书上的产量,我很难达到呢?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我们大田生产很难达到,所购买稻种标注的公顷产量值,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实例分析。
如以上图品种产量表现,10000公斤,每穗平均148粒,千粒重28.5克,我们按88%的结实率计算,大约每穗平均实粒130粒,千粒重按27克,每平方米穗数400穗计算,公顷产=400*130/1000*27/500*10000约等2.8万斤,如果按其标注产量表现10000公斤,每穗平均粒数是95粒,如果每穗平均粒数是130,每平方米穗数大约是300。按9*4栽插规格,每平方米25穴,每穴是12株水稻秧苗。
根据以上总总我们看,每平方米穗数达到了,每穗粒数就会相对减少,每穗粒数增加了,每平方米的穗数就会减少,同时千粒重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所以往往实际生产中,决定水稻产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很难协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达不到水稻品种推荐表现产量。
所以我们看水稻的产量潜力真的很大,只是我们没能把它种好而已。
以上浅析,对此您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一同探讨交流。
一亩地能产斤水稻?
只说稻谷:《管子·轻重甲》记载了春秋时代的稻谷产量:“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一户人家一年耕种100亩地,总守成不超过20锺。春秋战国的亩很小,三亩半相当于现在一亩,管子说的百亩实际上只有30亩。“锺”是容量单位,可容130公升,能装稻谷80公斤,20锺即1600公斤。30亩耕地总共产出1600公斤,平均亩产53公斤。这个产量很可能代表了春秋时期的最高水平。《汉书·食货志》引用战国李悝的原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亩)岁收一石半。”五六个劳动力耕种100亩地,平均亩产1.5石。“石”也是容量单位,战国一石约容20公升,装稻12公斤,1.5石即18公斤。前面说过,战国亩小,三亩半才等于一市亩,一亩能产18公斤,三亩半能产多少?63公斤。所以把李悝的话翻译成现在的说法,即是五六个劳动力耕种30亩地,平均亩产可以达到63公斤。嵇康《养生论》记载了魏晋时期的产量:“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一亩地如果能收10斛粮,那就属于高产了。魏晋的亩比春秋战国时期要大,大约一亩半等于现在一市亩。当时一亩收10斛,等于一市亩收15斛。当时15斛是多少呢?折合现在150公升,能装稻90公斤。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高产田可以做到亩产90公斤。最近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闵宗殿先生发表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推算出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亩产:唐朝亩产138公斤;宋朝亩产225公斤;明朝亩产333公斤;清朝亩产278公斤。清朝的亩产怎么会比明朝还要低呢?主要是引用的文献还不够全面。事实上清朝出现过稻谷产量的飞跃,康熙五十四年,曹雪芹家的亲戚、苏州织造李煦在苏州试种双季稻,前后种了六年,平均亩产810斤,其中最丰收的年份竟然达到了915斤的亩产。清朝的亩已经跟今天差不多,清朝的斤略大于现在的市斤,如果折合成公斤,亩产915斤相当于亩产470公斤,这个产量绝对是古代中国的最高纪录。从春秋战国的亩产几十公斤,到唐朝的亩产上百公斤,再到明清两朝的亩产几百公斤,直到今天的超级杂交稻亩产上千公斤,说明稻子的产量越来越高,也说明中国人民对稻子的驯化工作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