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无依战歌,秦朝扶苏为什么不联合蒙恬政变?

性格决定命运大秦无依战歌。与父亲残暴的形象不同,公子给人的印象是宽厚、仁慈、爱民、孝顺,颇有儒家推崇的明君风范。可惜的是,这些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悲惨下场的原因。他最终选择自杀而不是反抗,原因也是在此。

大秦无依战歌,秦朝扶苏为什么不联合蒙恬政变?

第一,反对坑儒,被调到边疆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史记》是这样写的:“扶苏为人仁\” ,\”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刚毅武勇是遗传自父亲,仁慈信义,则来自后天的教育。我们对扶苏所接受的教育知之甚少,但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对儒学的兴趣,因为儒家推崇的“仁、义、礼、智、信”,他基本具备了,后来他为儒生辩护,并非没有理由的。

大秦无依战歌,秦朝扶苏为什么不联合蒙恬政变?

按理说,扶苏应该早早被立为太子,但是并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一些政治观念,与秦始皇大相径庭,令父亲很不痛快。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对秦始皇“坑儒”的反对。

秦始皇坑杀儒生时,长子扶苏曾站出来劝谏道:“这些儒生都是学习孔子,现在父皇要用重法来罚治他们,儿臣惟恐从此天下不安了。”始皇大怒,索性把扶苏打发到北疆,让他去监督修长城。因坑儒事件,扶苏被调离都城,后来失去继承大统的机会,同时秦国也失去了机会。这一连串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实际上有某种因果贯穿,在秦始皇挖掘四百名儒生的坟墓时,他也在亲手挖掘帝国的坟墓。

第二,秦始皇意外暴死,赵高力阻扶苏继位公元前201年,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在临死前,他写了一封信,是写给长子扶苏的,内容是:“回来参加丧事,在咸阳安葬。”写完后,盖上玺印封好,交给中车府令赵高。

然而,秦始皇做梦都没想到,这封信赵高并没有送出去,而是扣了下来。为什么呢?依照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只要扶苏返回咸阳,他就是的皇位继承人。但是赵高最不愿意看到扶苏成为皇帝,这背后是有故事的。

《史记》不是评价扶苏“信人而奋士”吗?扶苏所亲近的人,是一帮富有正义感的人士,包括蒙恬、蒙毅兄弟,偏偏赵高跟蒙毅是有仇的。

原来有一回赵高犯了事,皇帝让蒙毅去审理,蒙毅刚正不阿,判他死罪。后来秦始皇特赦了赵高,并让他官复原职。赵高躲过一劫,对蒙氏兄弟恨之入骨。扶苏当皇帝,蒙氏兄弟定权倾朝野,到时还有他赵高的立足之地吗?

因此,赵高迟迟不把秦始皇写给扶苏的信送出,心里开始盘计一个计划,想让公子胡亥继承皇位。于是赵高说服丞相李斯,对秦始皇之死秘而不宣,并伪造一份诏书,立胡亥为太子。

第三,扶苏为什么选择自裁?赵高伪造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可是这还不够。只要扶苏与蒙氏兄弟未死,他就不安心。于是赵高又伪造一封皇帝诏书,加盖玺印,大意如下:扶苏与蒙恬率数十万大军屯兵,无尺寸之功,还屡屡上书直言诽谤皇帝,心怀怨恨。扶苏作为人子不孝,赐剑自裁;将军蒙恬知扶苏阴谋,不匡正其行,为臣不忠,同样赐死。

赵高派使者把诏书送到上郡,扶苏泪流满面,他本为孝子,父叫子死,子不可不死。他默默走向内室,打算引剑自裁。蒙恬觉得事出蹊跷,阻止说:“陛下现在出巡在外,尚未立太子,我率三十万大军守边,公子为监军,这乃是天下重任。现在仅凭使者一面之辞就自杀,焉知非诈?不如先请示朝廷,待朝廷回复后,再做决定不迟。”

蒙恬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扶苏这个人愚忠愚孝,他说:“父亲赐儿子死,何必再说?”遂自刭而死。

有人会问,扶苏为什么不起兵造反呢?当时蒙恬驻守北疆,手握三十万大军,倘若造反,成功的机会很大。

然而,这种说法,只是事后诸葛亮。因为当时秦始皇的死讯并未外泄,无论是扶苏还是蒙恬,都不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扶苏看到的诏书,是加盖了皇帝的玺印,这是没办法造假的,也不得不信。蒙恬虽然从情理上判断此事有疑点,认为应该先向朝廷核实情况,倘若情况属实,再决定不迟。

但是,性格决定命运。赵高就是利用了扶苏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忠孝”。这本来是中国文化推崇的优点,但放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成为被敌人利用的弱点。扶苏做梦也没想到,其实父亲已经死了,而这份加盖玺印的诏书,是彻头彻尾的伪造。这就是“忠君”的悲剧。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1日 下午11:51
下一篇 2022年6月11日 下午11: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