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齐姐育儿 本文为原创文章小孩儿打母亲,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前段时间,高中同桌三更半夜地找我打电话,说着说着就崩溃地哭了起来。问她怎么回事,她抽噎着委委屈屈道:“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
我觉着奇怪,这位自从生了孩子之后,朋友圈、空间随处可见晒娃的照片,甚至为了孩子连工作都辞了。就算没有经验,也不至于最差劲吧?
我以为只是她情绪不好,便开解她。谁料她反而更委屈了,就是一口咬定自己肯定很失败。
后来聊了很久,才知道原来她是因为孩子特别喜欢打她的脸,全家还就打她一个。这让她感觉到非常委屈。
听到这里,我才笑了,解释道:“这其实是宝宝最爱你的证明啊!”
都说妈妈是宝宝最容易依赖的人,但是当宝宝对妈妈的脸又扯又拍,却对别人无动于衷的时候,总有妈妈会想:“是不是我太差劲了,所以宝宝才这么讨厌我?”实际上,这恰恰说明了他很爱你。
宝宝之所以会有拍脸的行为,是因为大脑正处于发育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而大多数宝宝都会对人的五官很感兴趣。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3张人脸大的纸分别放在孩子面前。一张画了正常的人脸,一张是五官被打乱,一张则空空如也。结果证明,宝宝对那张画了人脸的纸更感兴趣。
众所周知,小婴儿的视力完全比不上成年人,而且还健忘。可能你今天刚逗过他,明天他就会把你忘得干干净净。
所以想让他对一个人的模样感觉到熟悉,必定是天天出现在他面前,和他接触最多的。这个人,大多都是妈妈。
因为从出生开始,他和妈妈接触的时间最多,自然对她的模样记得更清楚。所以他们会对妈妈的五官更感兴趣。
但为什么要用手“打”呢?实际上,这个动作只是大脑在发育期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而对手下达的触摸命令。只不过,此时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分清楚拍、打和抚摸的区别。
所以他们下起手来就会没轻没重。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本能地对宝妈脸上有洞的地方更有探索欲,比方说眼睛、鼻孔、嘴巴。
所以他们会出其不意地就把小手伸进妈妈的嘴巴、鼻孔里。如果只是这两样也就罢了,有时候猝不及防被自己娃给戳一眼睛,那可就大发了。
曾经网上就有一位宝妈被自己宝宝给戳成了“独眼龙”。
那么宝妈应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护好自己和宝宝,然后其他的不要管。比方说,在宝宝的手指头快要伸进自己眼睛或者滚烫的水、饭中时,宝妈就需要及时制止,以免受伤。
实际上,就算宝妈想要想办法去管,效果也不会太好。
等熬过这段时间,宝宝的手欲期过去了,这种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不过在那之前,除必要情况之外,宝妈尽量不要去干涉。贸然强行禁止宝宝用手触摸东西,反而会影响他的大脑发育进程,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孩子叫你“妈妈”还是“妈”?,这么大
作者 | 静女夭夭
小儿子刚进入语言敏感期,每天就喜欢“妈妈”“妈妈”地喊个不停。
“妈妈妈妈,看我厉害吧?”
“妈妈妈妈,快看这里!”
大儿子一做作业就各种喊“妈妈”,需要我给他主持正义的时候,更像个复读机一般:
“妈妈,弟弟抢我玩具!”
“妈妈,弟弟又和我抢电视看!”
同事听到后,悠悠地来了一句:“好羡慕你,想回到孩子小时候,希望被他天天喊‘妈妈’,哪怕烦点。”
她说,这不是矫情,而是过来人的心里话啊!
曾经,她也和我一样,被孩子每天喊“妈妈”,烦得想原地爆炸。
没想到,儿子上高中后的某一天,突然对她改口叫“妈”。
从那时起,画风突然变了!
“妈,让我安静一下好吗?”
“妈,你别老跟着我,烦!”
是的,妈妈还是那个妈妈。
只是孩子的嘴中不再是“妈妈”的亲昵,而是一个简短的“妈”。
有位妈妈,听到孩子第一次会喊“妈妈”时,激动坏了,甚至直接把孩子吓哭了!
“你会喊妈妈了耶!”
初为人母,听到孩子第一次喊“妈妈”的那一刻,才知道世界上再美妙的声音,都没有孩子的那声“妈妈”,来得动听。
儿子小时候,有一天刚好在给他录视频,他突然开口喊了声“妈妈”。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喜极而泣”了,又是笑又是哭的,激动得不行!一遍一遍看视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那一刻,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开了花。
从那时起,无论是害怕、高兴,甚至是无聊的时候,他都会有事没事就喊“妈妈”。
闺蜜说,有次陪三岁多的儿子睡觉,自己已经很困了,儿子却一直睡不着。
迷迷糊糊中,她听到儿子喊了声“妈妈”!
困得睁不开眼睛的她,不耐烦地“嗯”了一声:“喊妈妈干什么?”
没想到小家伙甜甜蜜蜜的说:“妈妈,我最喜欢你了!”
闺蜜说,那一刻,觉得孩子真的是上天派来拯救自己所有焦虑的小天使啊!
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如果有比“温柔”更温柔的词,那这个词一定是“妈妈”。
然而,当孩子有一天八百遍喊“妈妈”时。
我们又觉得,“妈妈”这两个字简直是世界上最甜蜜又可怕的称呼。
可是,不用着急。
因为用不了多久,孩子可能就会把那声软软糯糯的“妈妈”,改成干脆利落的“妈”。
从“妈妈”到“妈”,一字之差,不仅意味着孩子长大了,也意味着孩子和妈妈的距离又远了一些。
他不再什么事都会跟你分享,也不再像小时候一样叽叽喳喳地“妈妈”“妈妈”地喊个不停。
渴望独立的孩子,他在用自己的独特语言,宣告天下: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幼稚的小孩子了。
有位妈妈发帖感慨:
以前小时候不管我去哪儿,女儿都像跟屁虫一样从不离开半步,妈妈妈妈地喊个不停。
当她上五年级的一个周末,我去接女儿,女儿却说:
“妈,你怎么又来了,不是说我和同学一起走回家吗?”
小时候那个整天“妈妈”“妈妈”,恨不得每时每刻黏着妈妈的小尾巴,怎么就开始突然疏远了呢?
心理学依恋理论中说,孩子心里的妈妈有两个:“内心中的妈妈现实中的妈妈”。
所谓“内心中的妈妈”,是指孩子潜意识里对于一个“无限爱自己、无限支持和温暖自己、无限安全”的理想成人的印象,这个印象会成为孩子自我评估和面对生活的安全感基础。
而“现实中的妈妈”,是实际照管生活、管束纪律、有掌控力的成年人。
“现实中的妈妈”,孩子最初也是需要的。
然而,终有一天,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逐渐增强。
“妈妈”不再是孩子的全世界。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放手,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这个世界。
是的,孩子依然爱你,只是不再黏着你。
对于孩子来说,从奶声奶气的“妈妈”,到简短的一个字“妈”,是心理断奶,更是独立的开始。
心理学者曾奇峰说过:
抚养者越是能够给予孩子高品质的亲密关系,孩子就越有能力和抚养者分离。
当孩子喜欢有事没事喊“妈妈”时,珍惜他们黏自己的日子,给与孩子充分的爱和安全感。
这份亲密,其实是为了孩子更顺利地和我们分离。
当孩子干脆利索地喊一声“妈”,转身投入自己的世界时,学会放手,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珍惜孩子喊“妈妈”的日子吧!
不要抱怨孩子整天喊“妈妈”太烦,这种甜蜜的负担其实是有“有效期”的呢!
毕竟,孩子与我们最亲密的时光,不过短短数年。
知乎上,有网友提问说:“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 ”
有个高赞回答,惹人泪目。
“3岁,他去上幼儿园,整整一个白天,都不能陪伴。
6岁,他上小学,他已经开始适应了集体的生活,放学后也更喜欢和小伙伴们玩。
12岁,他上初中了,渴望独立,不再事事依赖于家长,如果上的是寄宿制学校,只能一个月回家一次。
18岁,他上了大学,一年只能回来两次,一次寒假,一次暑假。
大学毕业后,他留在远方工作,一年都难得回来一次,就算回来,也过几天就走。
等他结了婚,又会把不多的回家时间分一半给你的亲家。”
用不了几年,你看着孩子的背影,好想多听他喊几声“妈妈”。
而他的目光所及,早已在千里之外。
他不再惹你生气,甚至和你说话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偶尔打个电话来,不论说什么,你都会觉得听不够。
到那时,你会怀念他小时候,缠着你每天“妈妈”“妈妈”,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日子。
—— End ——
作者:静女夭夭:俩娃妈,写作者,记录者,幻想家。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