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现状,35年后切尔诺贝利“死灰复燃”?

作者|唐一尘

切尔诺贝利现状,35年后切尔诺贝利“死灰复燃”?

2016年以来,新安全围护设施封闭并保护了被毁的核电站。图片来源切尔诺贝利现状:PYOTR SIVKOV/TASS/GETTY IMAGES

本报讯 35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35年后,裂变反应再次在已损毁设施内的铀燃料堆中阴燃,“就像烧烤坑里的余烬”。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核材料化学家Neil Hyatt说。现在,科学家正忙于确定这些反应是会自行消失,还是需要采取干预措施以避免另一场事故。

据《科学》报道,乌克兰基辅核电站安全问题研究所(ISPNPP)的Anatolii Doroshenko近日在拆除反应堆讨论会上说,传感器追踪到一个人们无法进入的房间里不断流出新增的中子,这是一种裂变反应的信号。

“有很多不确定性。”ISPNPP的Maxim Saveliev说,“我们不能排除事故的可能性。中子数量上升缓慢,这表明管理人员仍有几年时间找出遏制威胁的方法。”

核废墟中的核裂变,或者说临界状态,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86年4月26日,当该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部分堆芯熔化时,放射性物质流入反应堆大厅的地下室,并硬化成所谓的含燃料材料(FCM),其中含有约170吨放射性铀,占原始燃料的95%。

一年后,相关部门建设了一座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雨水可以渗入的“避难所”,以存放4号反应堆“遗体”。水减慢了中子的速度,从而增加了它们撞击和分裂铀核的概率。但是,暴雨有时会使中子计数飙升。

1990年6月,一场大雨后,一位科学家冒着暴露于辐射的风险,进入受损的反应堆大厅,在FCM上喷洒了硝酸钆溶液,这种溶液可以吸收中子。他和同事都担心FCM可能变成临界状态。几年后,相关部门在“避难所”房顶上安装了硝酸钆喷洒器,但喷雾不能有效渗透到一些地下室。

2016年,一座耗资15亿欧元的新安全设施封闭了“避难所”,以便稳定并最终拆除反应堆。新设施可以阻挡雨水,自从它被安置以来,“避难所”大部分区域的中子数一直保持稳定或在下降。

但在一些区域,相关数字开始慢慢上升。例如,近4年中,305/2号房间的中子数几乎翻了一番。ISPNPP的模型表明,在某种程度上,燃料的干燥使中子在裂变铀核时更有效。“这是可信的数据,只是还不清楚机制是什么。”Hyatt说。

这一威胁不容忽视。随着水不断退去,人们担心“裂变反应会呈指数级加速”。Hyatt表示,这会导致“不受控制的核能释放”。

应对新威胁是一项艰巨的挑战。305/2号房间的辐射水平使人们无法靠近并安装传感器,由于它被埋在混凝土下面,也无法喷洒硝酸钆。一种办法是开发一类可长时间承受强辐射的机器人,让它在FCM上插入硼柱,吸收中子。

不过,复燃的核裂变反应并不是唯一的挑战。由于被强辐射和高湿度包围,FCM正在瓦解并产生更多的放射性尘埃,使拆除“避难所”的计划变得更为复杂。

切尔诺贝利情况如何?

《知史以明鉴·查故以至今》

切尔诺贝利现状,35年后切尔诺贝利“死灰复燃”?

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顶部在一次失控中爆炸时,一股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在这些放射性物质向西飘向俄罗斯和坎布里亚之前,当地人民无疑最先遭殃。事故发生后,反应堆继续泄漏了10天,即使第一批应急人员和清理人员努力阻止,辐射量却越来越大。

切尔诺贝利现状,35年后切尔诺贝利“死灰复燃”?

切尔诺贝利现状,35年后切尔诺贝利“死灰复燃”?

大约有116000人立即得到了疏散,当局在现场周围建立了一个30公里的禁区。据报道,31名清理工人死于辐射暴露。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从长远来看,这次事故将导致4000人死亡 (但其实真实的死亡人数很难计算)。

切尔诺贝利现状,35年后切尔诺贝利“死灰复燃”?

切尔诺贝利事件仍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核灾难。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的数据,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是广岛原子弹释放量的400倍。

事件发生几小时后,现场工程师奥列克西·布鲁斯(Oleksiy Breus)向英国广播公司(BBC)描述了辐射暴露的影响。“人们暴露在辐射下,皮肤开始变红,还有辐射烧伤、蒸汽烧伤;他们从没想过噩梦来的这样迅速和真实。”他说。 “当我下班的时候,我的皮肤变成棕色了,就好像我全身都晒黑了一样。身体没有衣服覆盖的地方,比如手、脸和脖子,则都成了红色。”

但今天,33年过去了,情况完全不同了。切尔诺贝利这座被遗弃的城市已经成为一个度假胜地,以其怪诞的美景、悲惨的历史和拍照机会吸引着慕名前去的旅行者和Instagram用户。当地有两家旅馆,虽然简单却是十足的苏联风,且尚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而乌克兰政府已经宣布计划,要将其变成官方的旅游地了。

知晓更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欢迎关注道人,为你带来不一样的历史解答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3日 上午6:30
下一篇 2022年6月13日 上午6: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