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企业的
前言
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着营销环境的巨大变革网络营销对企业品牌推广的影响,新媒体营销的兴起促使企业亟须转变营销策略。新浪微博作为我国在线社交的主要平台聚集着大量人气,月活跃用户已突破4.6亿,这其中渗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有别于传统的生硬广告式营销,微博营销需要企业结合微博的社交互动属性进行营销模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身的营销策略,以更好的在与其他企业的微博营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将以小米公司为例,浅谈微博营销对企业品牌的影响。
01 什么是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是指通过微博平台为商家、个人等创造价值而执行的一种营销方式,也是指商家或个人通过微博平台发现并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的商业行为方式。微博营销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的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向网友传播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每天更新内容就可以跟大家交流互动,或者发布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来达到营销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就是互联网新推出的微博营销。
02 微博营销的特点
1. 低准入门槛、低成本
与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相比,微博营销的经济性较强,仅需前期一次性投入,后期的维护成本较低。
微博营销的准入门槛较低,企业仅需注册微博账号即可进行商业营销,相比于传统的广告式营销需要繁琐的审查程序,微博营销更有效率,更容易及时跟进 社会热点现象进行营销,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营销门槛。
2. 创意空间大、易操作
微博营销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以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呈现,而非传统灌输式的呆板乏味营销。
3. 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微博营销广泛的影响力得益于微博巨大的用户基数。只要在世界上任意地点接入互 联网,用户可在手机端、电脑端及其它移动端实时浏览微博信息,再加上众多粉丝群体的关注和微博名人效应,微博信息流可在短时间内被迅速阅读、转发,信息呈指数式扩散,拥有极大的影响深度与广度
4. 互动性较强,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直接沟通,以及消费者对企业产品 的使用反馈和未来预期,便于企业收集第一手资料与消息,从而调整阶段性目标和战略来稳定市场份额和消费者预期, 并在互动过程中将企业良好的态度和形象传播出去,形成口碑 效应,升华企业形象,将更多的企业微博粉丝转化为实际消费 者,增加消费者与企业产品之间的粘性,增强消费者的企业品 牌忠诚度。
03 主要微博营销案例
例如,小米公司在开始预热即将发布的旗舰手机小米10的时候,小米公司微博运营团队每日在雷军微博曝光小米10的相关特性,并配以精美的真机渲染效果图,在微博掀起了讨论热潮,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使手机在发布前持续保持较高的热度和关注度,在发售后热度依然高居不下,首批现货迅速售罄。
热点话题的跟踪
各种话题的制造,既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又能增加粉丝黏性,如打工人这个最近的热点话题,小米也是一如既往的接了这个梗,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营销。
强大的微博矩阵
小米公司的微博不仅仅有企业微博与旗下相关的产品微 博,小米公司的管理层也纷纷开设个人微博,小米创始人公司 CEO 雷军、副总裁黎万强等都有自己的专属微博。
雷军微博
雷军微博的开设,缩小了 一个企业创始人与普通大众间的距离,满足了普通人与商业精英近距离接触的心理,因此,雷军也是抓住了人们这一心理,从 而利用自己名人效应提高企业微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04 潜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微博互动进入倦怠期
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微博用户数量也由暴增到趋于平缓, 用户的活跃度也随着下降,微博使用热度也是转向平缓期。小米 微博的粉丝也逐渐开始进入互动疲劳期。
2. 微博内容进入疲劳期
小米手机微博中 占比重多的一部分内容是推广新产品,并且在微博中有意识地推荐粉丝购买产品,时间久了用户产生视觉疲劳。
3.微博营销进入依赖期
使用转发抽奖的套路,过度依赖物质奖励吸引消费者
4.粉丝质量进入低谷
小米用户很多,真正的米粉增长不多
5.饥饿营销 许多人有意见
解决办法及建议
1.塑造个性平台
小米官方微博可以进行整体设计变更,样式和颜色添加,博客内容的改进,博客文章情感的优化,强调语言风格等,打造出 一个只属于小米的独特微博营销平台。
2.创新营销模式
整合不同渠道的营销优势,创新营销模式,充分利用微博视频、微博故事、热搜等方式进行营销。
3.提升技术服务
小米手机应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创建新的微博营销数据库,需要对危机进行营销和监 控,以满足服务的需求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4.提高粉丝质量
在小米的成千上万的粉丝中,许多不是“粉丝”,而是购买手机的普通客户,要增加这些人的潜在价值,使他们变成具有品牌信仰的’’深度粉丝’’。
文案 | 整理自课题研究报告
贴纸 | 来源于秀米 可商用
配图 | 来源pexels,可商用
主创:杨逸雪
配图:杨逸雪
素材整理及编辑:杨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