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锤炼提升“七种能力”

福州日报记者 赵昕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锤炼提升“七种能力”

“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创新人才模式。”习近平总书记10月10日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为年轻干部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指明努力方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锤炼提升“七种能力”

近年来,福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创新引才育才机制,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敞开胸怀千方百计招揽人才,完善培养机制加快培育人才,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福州市争当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排头兵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闯“五关”炼“四精”管“三双” 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基层情况纷繁复杂、瞬息万变,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当机立断。”作为连江县分管卫生的副县长,2018年“榕博汇”落地博士刘江远深感“年轻干部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今年1月22日,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在连江县确诊。我们第一时间对患者的活动轨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找到密切接触者54人并立即集中隔离。”刘江远告诉记者,基层工作是非常具体的,干部不能只做抽象的原则指导,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的关键就是到一线去,实时了解情况,电话、微信等通信手段代替不了深入现场和当面沟通,“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在现场产生的,许多问题就能在现场沟通中拍板解决”。

刘江远毕业于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8年来到福州。经过两年的锻炼,他在基层摸爬滚打中,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能领导指挥,又能做小事细活”的目标前进。

像刘江远一样,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干部,在福州还有很多。

近年来,福州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按照闯“五关”(政治关、品德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炼“四精”(培养路径精准、培养措施精细、培养目标精确、培养成效精致)、管“三双”(双导师制、双介入制、双档案制)原则,强化引进生实践锻炼培养,着力培养年轻干部人才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确保达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在“五个3个月”学习锻炼中快速成长

针对部分刚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不接地气”“不善办事”短板,福州市精心设计“五个3个月”培养模式,即军训调研、巡察和信访各1个月,然后进行3个月村居、3个月乡镇、3个月市直单位、3个月县市部门锻炼。

“市委组织部特别将我安排在东南地区唯一的满族村——琴江村进行锻炼,一方面让我熟悉风土民情融入基层,另一方面我也可以在基层发挥专业特长、开展调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满学专业博士安子昂,在驻扎琴江满族村的数月里,访古、访民、访景,跳出文化遗产单纯物质保护的局限,从古与今、人与物、乡民与他者的多维角度去思考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路径,撰写了长篇报告《琴江观察》。他告诉记者,“五个3个月”培养模式突出问题导向,切实帮助年轻干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

此外,福州市先后组织了26期“博士沙龙”,已邀请29名来自市直部门、县(市)区、乡镇(街道)以及国有企业等单位的经验丰富的领导为年轻干部授课;成立了“榕博汇智库”,下设9个专业委员会,吸收233名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累计完成调研报告133篇,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如今,经过系统培养和一线锻炼,一批批通过“榕博汇”引进的年轻干部人才在“五个3个月”学习锻炼中健康成长,逐渐成为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部分年轻干部积极投身福州市急需紧缺岗位,参与筹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中心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大年轻干部人才纷纷表示:“感谢组织部门的温情服务和悉心培养,在未来的工作中,将更加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身向基层,心怀国家,不怕苦不怕累,为人民服务,努力成为支持福州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

【责任编辑:钟培培】

来源: 福州新闻网 作者:赵昕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5日 上午9:10
下一篇 2022年6月15日 上午9: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