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薄夜唐诗结局怎么样了。
一、生平
李白(701年-762年) ,唐朝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诞生于此。幼时,随父迁居棉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廿五岁出蜀,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四十二岁,由道士吴筠推荐,至长安。玄宗命他供奉翰林,后因受权贵杨国忠,宦官高力士等谗谤,不到三年便’赐金还山’,离开长安,浮游四方。安禄山叛变时,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后李璘因争帝位,为肃宗部下所败,李白被流放夜郎,会赦,还浔阳。后来往于洞庭、金陵间。宝应元年(762)死于安徽当涂。所作诗歌热情奔放,才气纵横,语言生动,其表现藐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统治集团腐败做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对。他是我国最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有《李太白文集》。
二、李白生活
李白被权贵、宦官等排挤,愤而辞官,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统治集团腐败有了较深的认识。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溃退,又自当涂返回宣城,避难剡中(今浙江省嵊州)。不久隐居庐山屏风叠,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这时期李白生活非常窘困。次年冬,永王李璘以抗敌平乱为号召,由江陵率师东下,路过庐山时,坚请李白参加幕府,李白出于一片爱国热情接受了他的邀请。不料李璘暗怀与他哥哥唐肃宗李亨争夺帝位的野心。至德二载(757年),李白已经五十七岁了,他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了建功报国情怀。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兵败。李白在浔阳入狱。被宋若思、崔涣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后,并跟随他到了武昌。然因参加永王东巡,以‘附逆’获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时乾元元年(758年),李白五十八岁,自浔阳出发,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大旱,宣布大赦。李白经过长期的飘泊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依长江顺流而下,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反映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段时间。乾元二年,李白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对酒当歌,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地重游。近两年的时间,往来于两地之间,仍然依人为生,晚年的李白过着投亲靠友、飘泊困苦的生活。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闻李光弼率大军征讨李朝义,他由当涂北上,请缨杀敌,但行至金陵,因病折回,所以他说:’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这时的李白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他把绝笔诗《临终歌》手稿交给了李阳冰后与世长辞。初葬采石矶,后人遵诗人遗志,改葬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