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说的应该是,战国时期秦怎么死的、赵两国之间的长平之战,秦国主帅白起了赵国的四十万降兵吧。
四十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现在一个普通县的总人口。
何况是投降的俘虏!军事上一般有不杀降兵的规则,后来发展为优待俘虏,都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白起为什么会有这个残忍的决定?
这还要从长平之战的背景及起因说起。
秦昭王命令秦军攻打韩国,占领了上党郡。上党郡的百姓们纷纷逃亡到邻国赵国境内。
韩国的国土面积和实力远比不上秦国。韩桓惠王惊恐之下,就派人到秦国谢罪,表示愿意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息兵。
然而,上党郡郡守冯亭却不愿降秦,与上党郡的百姓谋划,把上党郡的土地献给赵国,以图利用赵国的力量对抗秦国。
赵孝成王乐得坐拥一片土地,就派人到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以防备秦军进攻。
果然,快到手的鸭子飞了,秦国非常恼怒,出兵进攻赵国。
于是,长平之战爆发。
后面的事情,众所周知,廉颇率军坚守壁垒,与秦军展开了长期对峙。
于是,秦国施行反间计,使得赵孝成王认为廉颇怯缩不战,用赵括替换。
结果,在“纸上谈兵”的赵括指挥下,赵军惨败。
有四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军。
秦军主帅白起为什么要将赵国的四十万降兵全部坑杀?
综合分析,我认为应该有两大原因。
免除养兵的麻烦以及叛乱隐患这个就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的白起的观点:
“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
白起这段话的意思,也就是长平之战的背景及起因:当初秦军攻占了上党,可是上党的臣民嫌弃秦国、不愿意降秦,而投靠赵国。现在赵国军队突然主动降秦。看来赵国人反复无常,留下他们就是后患。
白起的分析和论断有一定的道理。
毕竟四十万降兵是个庞大的团队,如何分流、消化、洗脑、管理,使他们一心一意为秦国效力?这是个艰巨的任务,也得打个巨大的问号。
而且,如果这四十万降兵起事、叛乱,就会引发巨大的兵变灾难,后果不堪设想。
显然,秦军主帅白起必须要费心费力,妥善安置这四十万降兵,而且还得为后患风险承担责任。
谁也不敢保证赵国这四十万降兵是真心实意降秦、永远效忠秦国。同样,谁也不能保证这四十万降兵只是出于求生欲、临时投降,日后必会叛乱?!
这个赌注,谁也不敢保证。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而白起选择了一个快刀斩乱麻、一了百了的处置方案——全灭!
与其担心收留了包袱和不定时炸弹,不如提前拒收、排除隐患。
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居于西部、实力日益强大的秦国,雄心勃勃,想参与中原争霸,甚至当天下霸主。
于是,就把目标指向当时的东部六国,也即“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之外的六个国家。
显然,这个“秦国梦”是个宏伟的战略计划,任重道远,也有可能无法实现。
但是,秦国愿意去拼搏,奋勇前行。
进攻韩国,是这个宏伟蓝图的初级阶段计划,就遇到了麻烦。
韩国上党郡的臣民不愿意降秦,而投靠赵国;赵国插手,军队还与秦军对抗。这显然是不把秦国放在眼里。
那么,坑杀这四十万降兵,无异于宣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从而,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震慑其它国家,铺平前进的道路。
结果,正如《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的:“赵人大震”。
事实也证明了,长平之战使得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也成为战国历史的一大转折点。
此后,秦国势如破竹,先后扫平六国,最终统一了天下。
可怜了赵国这四十万生灵。
由此,白起落了个“杀降”的千古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