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非常历害的人袁青山,被称为奸雄?
奸雄二字其实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史记也各说法不一,西晋285年,陈寿完成了三国志这一部名著,130年后由裴松之整理完善做注,才基本上完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评价是许邵给的。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兴人,最当时最有名的鉴赏家,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增长,相当于大学以上学历,从此就可进入上流社会,曹操求他做评,可这个许劭就是不愿意,这个曹操不太好评,曹操可能威协许邵,许邵一急之下说出了,以上奸雄的定义。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有(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之说,曹操主要是董卓进京,看曹操有才,表操为骁骑校尉,不愿连夜逃离,路过好友吕伯奢家,听见磨刀声,曹操情急之下杀了他一家,事后才知是原来人家是磨刀杀猪招待他的,曹知情后很后悔,人死也不能复生,说了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里很悽凉。说不出的知味。
到演义上就有差异,就变成,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意义大变,从此曹操名声大坏一直传至于今,加上出身在宦官家庭,所以,奸贼,奸雄,英雄全凭个人意会,看站在什么立场分析,鲁迅先生曾讲过曹操英雄,个人认为特别是官渡以少胜多,打败几倍于自己的强敌袁绍,统一了北方,观苍海之豪气应是大英雄所为,再见!
袁绍为何会放去会?
袁绍官渡之战,十几万大军被曹操打败了。好似袁绍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死狗托不上墙”的窝囊废一般。
袁绍有那么不堪吗?
冀,青,并,幽四州是人家白送的吗?
那么多部将,谋士都是白痴吗?
袁绍称不上政治家,军事家,但作为一方势力强大的诸侯,也不失为一个英雄人物。
曹操放刘备走了,依然是奸雄,起码许多人这么认为的;那么袁绍放刘备走啦,就是眼拙的窝囊废吗?
袁绍放刘备走了,正跟曹操想得一样,是英雄所见略同。
01
不杀降将,何况远道投诚
战场上不杀降将是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原因大致有二:
其一,投降是死,奋力一搏也是死。为何甘受屈辱投降而死呢?接受投降,不杀俘虏是为了动摇敌人的斗志,瓦解敌人的战斗力。毕竟大部分人作为军人,是选择了一个职业,为了生活而已。职业道德和操守要遵守,但活着是重要的。
其二,各为其主,为我所用。既然是一个职业,就要付出劳动,否则哪个老板也不会开工钱。
同样,做老板都需要员工,招聘与跳槽都是增加人力的途径啊。
对待降将尚且如此,为何刘备来依附就非要杀他呢?
来投靠的人就杀,谁还会再来呢?
仅靠自己那几个老伙计,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呢?
02
刘备是曹操的敌人
“衣带诏”事件后,刘备跟曹操彻底翻脸,江湖上都在流传刘备是曹操的仇人。
敌人的敌人,即便不能成为兄弟朋友,起码也是帮手。
官渡对峙,刘备就反叛啦,不管结局如何,起码消耗了曹操的实力,对袁绍是有利的。
当然,袁绍收留刘备也未必就是感恩图报,继续利用他出力是最现实的。
03
关二兄弟
关羽,张飞跟着刘备混不假,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桃园三结义”的事。
刘关张情义深厚,那是在战斗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此时的江湖上还不太可能清楚。
如果是结义兄弟,就好比是股东,共担责任。
如果是打工的话,员工跳槽了,其作为不再由原来的老板承担责任啦。
关羽替曹操打工斩了颜良,不该由刘备来承担责任,这点道理袁绍还是认账的,再加上刘备打小就机灵,这个锅他是不会背的,至于啥借口估计刘备准备了不是一套说辞的。
04
枭雄刘备
刘备素有大志,不止曹操一人知道,知道的不在少数,袁绍也清楚。
刘备不能杀,因为杀了不合适。而且刘备暂时对袁绍还构不成威胁,事实也证明后来没有构成威胁,因为曹操没给刘备机会,提前把袁绍干掉啦。
不能杀但不表示就能用。
刘备是一心想自己做老板的人,这种人最擅长的是挖墙脚。袁绍清楚这一点,不能把他放在自己身边,否则,很麻烦。
05
放刘备走人
不能杀又不能留,唯一的办法就是放他走。
刘备也清楚袁绍的心思,长久呆下去,不会有好果子吃。袁绍不会信任自己,也不会让挖他的墙角,时间久了就可能出么蛾子,那就坏醋啦。
三十六计,走为上。
啥刘表是宗亲啦,联络他夹击曹操啦,去找自己的老婆孩子及兄弟啦,一大堆理由。
其实,没那么复杂,只要刘备说声走就行。只不过有个理由彼此脸面上好看,不定哪时还会见面,免得尴尬。
至于刘备依附刘表后,建议刘表不要管袁家那些事的说法,刘表不用刘备说他也不会管,即便刘备说了该管,刘表也不会听;袁绍让刘备走了,打心里也没指望刘备去帮他做啥事,打发他走了就很开心啦。
袁绍清楚,自己心胸没有曹操的大。曹操几次救了刘备,给他职务,给他兵马,最终还是反叛了曹操。
曹操脸皮厚,不怕丢人。
袁绍脸皮薄,丢不起那人。江湖上都清楚刘备善于出尔反尔,传出去不好听啊!
恰恰刘备自己提出来要走,袁绍顺水推舟,走好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