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列文·虎克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小时候曾跟人学过磨制镜片,对此也很着迷。所以,在空闲时间里,他就磨制镜片,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有一次,列文·虎克透过两片透镜看东西,发现能把很小的东西放大许多倍。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从此,他花在磨制镜片上的时间更多了。渐渐地,列文·虎克磨制的镜片放大倍数越来越高。为了用起来方便,他用两个金属片夹住透镜,再在透镜前面安上一根带尖的金属棒,把要观察的东西放在尖上观察,并且用一个螺旋钮调节焦距,这样就制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连续好多年,列文·虎克先后制作了400多架显微镜,最高的放大倍数达300倍。列文·虎克用它们观察过雨水、血液、肌肉和牙垢等许多物质。他惊异地发现这些物质里头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小人国”居民,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微生物。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发现,1673年,列文·虎克将自己从显微镜观察到的微生物世界记录下来,用信件陆续寄给了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成为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
如显微镜观察的形态结构
虽然各种类型的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细菌的各种形态结构,但一般实验室常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由于细菌体积小且透明,在活体细胞内又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与水溶液相差不大.当把细菌悬浮在水滴内,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由于与周围背景没有显著的明暗差,难于看清它们的形状,更谈不上识别其细微结构.而经过染色,就可借助颜色的反衬作用比较清楚地看到菌体形态,亦即菌体表面及内部结构着色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这样便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微生物的形状和结构,而且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染色反应来鉴别微生物的类型和区分死、活细菌等,因此,染色技术是观察细菌形态结构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