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使用强大的X射线激光,将激光器转变成有史以来最快的热水器,在不到十分之一皮秒内将水加热到10万摄氏度水的是多少度。该实验由DESY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中心Carl Caleman领导的小组进行。该实验使用美国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Linac相干光源(LCLS)在水中拍摄X射线激光的强烈和超短闪光。
Caleman表示,日常当中随着水的加热,分子越来越强烈地被震动。越热,分子的运动越快。据该科学家称,使用激光加热水的情况根本不同。激光中的X射线将电子从水分子中冲出并破坏电荷的平衡。突然间原子感受到强烈的排斥力并开始猛烈地移动。水在75飞秒以内从液体到等离子体发生相变。等离子体是一种物质状态,其中电子已经从原子中去除,留下一种带电气体。
当水从液体转变为等离子体时,由于原子没有时间显着移动,所以它保持在液态水的密度。这是一种在地球上无法自然发现的现象。该团队说,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具有与太阳和木星上发现的一些等离子体相似的特性,但密度较低,不过温度已经超过地球核心温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水结冰的温度是 0℃。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 1、沸腾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即使同一液体,它的沸点也要随外界的气压而变:大气压强越高,液体沸点越高,反之就越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这是最为常见的。在一定的外界压强下,沸腾只能在某一特定温度(沸点)并持续加热下进行。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仍然吸热。这时的饱和汽压跟外部压强P相等。液体所受外部压强增大时,它的沸点升高;反之则降低。不同液体在相同的压强下的沸点是不同的。这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若当前温度下饱和蒸气压与外界相同,液体即沸腾,而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液体的温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如:圆烧瓶里的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沸腾停止,在烧瓶表面倒少许冷水,使瓶内气压降低,水重新沸腾起来。 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2、结冰 水在低温下变为固体冰的现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最先记载过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在同等低温条件下,温度高的水结冰速度快于冷水。坦桑尼亚学生姆潘巴1969年使这一现象变得更为人知晓,他发现加糖的牛奶加热后比未加热的牛奶结冰速度快。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姆潘巴现象”。 据将于6月3日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乔纳森·卡茨在对“姆潘巴现象”深入研究后认为,这一现象实际上与水中的溶解物有关。水在加热过程中,一些通常会使水变“硬”的溶解物,主要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碳酸盐,会被“驱逐”出来形成固体沉淀,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附在水壶内壁上的水垢。 卡茨说,未经加热的水中仍含有这些溶解物,在水结冰过程中随着冰晶的形成,尚未结冰的水中这些物质的浓度会进一步升高,甚至可达正常水平时的50倍。这种情况会降低水的冰点,这也就减缓了冷水结冰的速度。这一原理就如同下雪后向路面撒盐防止结冰一样。 卡茨认为,姆潘巴在牛奶中加糖实际上是使水变得“更硬”,进一步扩大了只含少量碳酸盐的热牛奶与富含碳酸盐的冷牛奶之间结冰速度的差距。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理查德·穆勒认为,卡茨对“姆潘巴现象”的分析是迄今对这一现象做出的最深入、最严谨的解释,并认为卡茨找到了“简单但对头”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沸腾的水温度标准气压下就是100摄氏度,但是在气压升高沸点也就升高,直到水的分解温度,大概1000左右摄氏度。如果按照可逆反应来看,可以增加生成物分量使化学反应向反方向进行,也就是在密闭容器中增加氧气和氢气的压力,可以再次提升水的沸点。
沸腾是指液体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即使同一液体,它的沸点也要随外界的大气压强的改变而改变。同时,这个词语也引申出了许多不同的意思,最常见的是表现人群的激动与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