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有一个让人经常搞混的难题帝号尊号的区别:年号、谥号、庙号,为啥一个皇帝搞那么多名堂?
比如,乾隆爷,真名叫弘历,又叫清高宗,或者纯皇帝;朱元璋,又叫洪武帝、明太祖、高皇帝。搞那么复杂干啥?其实,这些很容易区分。年号,是皇帝自己取的,谥号和庙号,都要等皇帝去世之后,别人给他们定。
年号——皇帝的个性签名
“年号”顾名思义,是皇帝在位时期区别年份用的。比如,你穿越到了古代,没有人会告诉你现在是公元多少年,西元多少年,只会说,咱们是康熙十年、贞观十五年、开元六年等等。
▲唐太宗
年号起自汉武帝,在武帝之前的皇帝,虽然也有即位改元的说法(元是开始的意思,改元就是从这位皇帝重新开始纪年),但那时候也只是前元、中元、后元的区别。比如,汉文帝就没有年号,所以史书上只能是“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后二年”“后六年冬”的写法。
到汉武帝时,开创了年号纪年法,一开始,武帝的年号取的也比较普通,如建元、元光、元朔、元封、太初等,基本都只是表示:我开始了,我又开始了,还是我诶……只是改个年号表示新的开始,就像现代人剪头发,从“头”开始一样,属于纪念意义。领略到年号还可以稍微表达点意思后,武帝也创造了几个,如元狩、元鼎、天汉、太始、征和等,都包含了一定的想法,元狩表示我们要开始打仗了;元鼎据载是当时得到了一个宝鼎,鼎在古代意义重大,如“问鼎中原”,得到鼎就表示得到了上天认可,所以武帝改元元鼎;天汉就是我汉朝是天家;太始,基本是又开始了的意思;征和则表示,不打了不打了……
▲汉武帝
基本上,年号就像咱们现在的个性签名,改一下,代表自己现阶段的想法和目标。
接下去的汉昭帝始元、元凤、元平,汉宣帝本始、地节、元康,也都比较普通。汉元帝、汉成帝开始,年号就有所意指了,黄龙、竟宁、绥和,都有各自的寓意。西汉时期,帝王习惯于动不动改元重新开始一下,到东汉,曾几一度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如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建武,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但从汉章帝开始,又开始频繁换签名。
▲汉昭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繁多,于是也出现了一堆搞笑年号,如梁武帝的年号为“普通”,你以为这就完事了,不,后面还有“大通”“中大通”,差点没创造出申通、圆通来。
北魏孝明帝元诩年号神龟,周静帝宇文阐年号大象,大概,北周皇帝喜欢养动物……
这些,都不够出名,到隋朝,最著名的无非是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大业,承载了他多少雄心壮志啊。而到了唐朝,贞观是最响亮的一个年号。“贞观”一词出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思是,天地间所有事情的规律,在于“正”。唐太宗终其一生只以贞观为准则,如果按明清的叫法,他也可以称为贞观帝。
唐高宗时,本来也挺安分的,自从武则天来了以后,三天两头撺掇着皇帝换签名,于是,唐高宗竟然有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等十几个年号。武则天继上后,虽然只当了15年皇帝,也改了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等14个年号,平均每年都要新年新气象一下。
▲唐高宗:唐朝以胖为美该不会是从我开始的吧
武则天的年号都很直白地表露了她当时的心情,像天授,表示我的皇位是上天授予的,如意就不用解释了,长寿、延载都是年到70古来稀的年纪,表达了我想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愿望。后面的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则是又一次表示我是上天证明的,我是老天认可的,因为,当时全国各地出土了各种祥瑞的东西骗她老太太高兴……
▲武则天
一直到明朝,年号才消停了下来,每个皇帝取一个年号,一个就终身享用,比如朱元璋的洪武,朱棣的永乐,后面不配拥有姓名的宣德、正统、景泰、成化、万历、崇祯等等,都是一个年号代表一个皇帝在位,也因此,年号也变成了皇帝的代号,譬如,明成祖你也叫他永乐帝。清朝沿袭明朝的习惯,都是一定调终身不改,将年号化为了帝号。
那么,在完全没有年号概念之前,史书要怎么记述纪年?请参考《春秋》一书:元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也就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记述方法。因此,东周的一个时代直接被命名为春秋,史书也被称为《春秋》。现在流传于世的《春秋》只是孔子述的鲁国春秋,当时诸侯各国记载的历史,其实也叫作“春秋”。
谥号——帝王:你有本事在我生前评价我吗?
相比年号的随意,谥号则是有完整的系统,是古人对帝王、诸侯、卿大夫们一生事迹的盖棺评价。所以,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美谥中,“文”字无疑是儒家最推崇的,“武”也肯定是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一个国家里,基本都是“文武”开局,如周朝的周文王和周武王,楚国的楚武王、楚文王等(楚国是自楚武王开始也套用了这套谥号系统,并不是楚武王开国)。“庄”“宣”“康”“桓”“景”,也各有各值得点赞的范围。
▲周武王
谥号都是本国臣子对领导的评价,所以,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在国际范围内,先灭了邻居纪国,又因为感情纠纷粗手蛮力地杀死了邻居鲁国的鲁桓公,在国内,政令前后不一,搞得最后被杀死的下场,时评可以说很糟糕了,但齐国给他的谥号依然是美谥“襄”字。因为,他对齐国有自己的贡献。
▲齐襄公
那么,恶谥有哪些,什么样的君主会得到恶谥?
典型的恶谥有:厉、炀、灵、荒、戾、丑。翻翻历史上被这么称呼的人,如晋厉公、卫灵公、汉灵帝、隋炀帝,都是骂名累累。
楚国的楚共王,在晋楚争霸的鄢陵之战中打了败仗,临死前再三要求臣子们给自己上谥号为“灵”,围在一旁的臣子们只好勉强答应了,到楚共王死了以后,打算把他就叫“楚灵王”了,其他臣子跑出来反对:“我们老大这么自谦,你就真的好意思给他‘灵’?老大明显是‘恭’字才符合啊。”
恭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呢?
尊贤贵义曰恭。尊事贤人,宠贵义士;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执礼御宾曰恭。迎待宾也;芘亲之阙曰恭。修德以盖之;尊贤让善曰恭。不专己善,推于人。
最后,楚恭(共)王,就变成了他的死后称呼。幸好如此,否则,他儿子王子围死后就谥不了“灵”,可能要换个更差的了。
▲楚共王亲征
先秦时期,尽管有些“为尊者讳”的手法,但对确实比较过分的君王,还是会给出恶评,这个做法北宋开始就不让干了,皇帝毕竟是天子,是全天下人的爹妈,哪有为人臣子来批评爹妈的?所以,北宋规定,皇帝死了只许给美谥或平谥。
平谥又是哪些?
基本上,怀念的,惋惜的,就属于平谥,像怀、悼、哀、闵、思、殇等。楚怀王、晋悼公、鲁哀公、唐哀帝、汉殇帝,就在这之列。也就是说,宋朝开始,即使这个皇帝比较混蛋,你也只能给他上平谥,不能在评价上骂他一顿,让他自此背着“恶谥”的盖棺定论出现在后世面前。
臣子的谥号中,本来也是有美有恶,不过,在春秋这个诸侯大权旁落到卿大夫手中的时代,定谥号的就是各个大族本身,没人会给自己家主上一个恶谥,所以,你能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宣、文、武、献、昭等字眼。而后来的时代,能被朝廷大臣们开会议论上谥号的臣子,基本都是很有贡献、极有面子的人,实在是作恶多端被皇帝厌弃的,都一撸到底踢走了,没必要给谥号,所以,恶谥极少出现。
不过,这里面也还是有那么几个人,惹得天子忍不住给他们恶谥,比如何曾,曾被大家议论要上“丑”字为谥号,被晋武帝司马炎否了;三国时期的吴质,是辅佐曹丕上位的人,死后却被谥为“丑”,不过,经过吴质儿子多方努力叫屈,终于被改成了“威”。到了唐朝,唐肃宗时期的大太监李辅国被实打实地谥为“丑”,唐宣宗时的宰相白敏中,也被谥为了“丑”。搞笑的是,李辅国被追赠为太傅,白敏中被追赠为太尉。两个被皇帝给予了超级哀荣的人,最后谥号却是这样,真是矛盾。
▲李辅国
话说回来,有了这套谥号法则后,皇后们死了以后,也要冠以夫君的谥号称呼,比如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史称元后,汉平帝的皇后,史称孝平皇后。这会儿对皇后的谥号尚且只是依着丈夫的来,到了东汉,皇后在丈夫谥号的后面,也可以有自己单独的谥号。比如,汉光武帝的皇后阴丽华,被谥号为烈,称为光烈皇后;汉明帝的皇后马氏,谥号为德,称为“明德皇后”,汉章帝的皇后窦氏同样谥号为“德”,称“章德皇后”。后面的和熹皇后、安思皇后、顺烈皇后、灵思皇后、献穆皇后等也都一样,只要看见皇后谥号,你就可以知道她们是谁的老婆(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个可怜的例外,汉桓帝的皇后梁女莹,谥号为懿献皇后,和夫君毫无关系。虽然汉桓帝打击梁氏外戚,对梁女莹也没啥感情,但并没有废后,谥号里却剥夺了梁女莹冠以夫谥的权力,悲惨!)。
▲王政君
皇后这套谥号系统一直延续到清朝,还是拿大猪蹄子乾隆举例。乾隆后面累加的谥号很长,但他原始的谥号是“纯”字,也就是“纯皇帝”,如果按汉朝的称法,不叫年号乾隆,叫谥号,那么他就是“清纯帝”(就像明朝万历皇帝,谥号为显,加起来就是“明显帝”)。而他的两个有谥号的皇后,一个谥为贤、一个为仪,也就是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
▲孝贤纯皇后
谥号说够了,下面再说说庙号。
庙号:皇帝的荣誉,谁给我上我保护谁
庙号和谥号都是对皇帝死后的称呼,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说,谥号是每个皇帝都有的,而庙号则不一定。
庙是帝王死了以后所建立的一个祭祀场地,到了三代或几代以后,这个庙就要被拆除,合并到祖先的太庙里面。而一个王朝久了,太庙里总会有点挤,祭祀起来也麻烦,于是,子孙就给祖宗里有德行、贡献大的君王上一个庙号,以示德行值得单独拎出来点赞。
所以,汉朝的时候,一开始只有汉高帝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刘邦谥号为高,庙号为太祖,《史记》里经常搞混了他的庙号和谥号,于是,汉高祖也成了刘邦的称呼之一。实则,庙号和谥号连读的话,他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刘恒是汉太宗文皇帝,刘彻是汉世宗武皇帝,汉中宗宣皇帝。
▲汉文帝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凡是庙号,必然有“祖宗”两个字。因为,就是子孙为祖宗搞的。这也是区分庙号谥号的一个方法。
在年号没有固定的时代,庙号和谥号是称呼皇帝的方法,汉朝基本是称庙号,如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汉元帝、汉哀帝等等,对,后面连接“帝”字的,前面的都是谥号。唐朝则开始称庙号,如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唐肃宗等,后面连接“祖宗”二字的,就是庙号。
庙号里,祖和宗怎么区分?这就要涉及到周王朝的祭祀方法了。
周朝时,姬姓国家都认一个大祖先,就是周文王、周武王和古公亶父他们,他们就是祖。而无论是周文王还是周武王,他们又各自有自己繁衍的后代,开宗成为一个支系的祖先,于是,这又分成了大宗和小宗两个概念。比如,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在周王朝是周文王的儿子,属于小宗,而在鲁国、蒋国、刑国、茅国、祭国、凡国等这些他的儿子所创立的国家里,却是地地道道的大宗。他们每年祭祀的祖是周文王、周武王,大宗则是周公旦。
所以,说到这里大伙儿大概也能理解,祖宗是怎么区分的了。后代帝王庙号基本按这套规则走,第一个开国之君和开国之君的爹,基本都被追庙为祖,后面的则是各种宗,因为,从祖开枝散叶开始,后面各种帝王,相对来说都是大宗而已。
▲周公
当然,这其中也有特别有贡献的帝王,会打破这种规则,比如清朝的皇帝,前面努尔哈赤是太祖,再追封了前面几个显祖、景祖、肇祖什么的,后面的皇太极就是太宗。而顺治帝庙号又是世祖,因为,他入关了呀。后面的康熙是圣祖爷,再后面的雍正、乾隆、嘉庆,就都是宗了。
北魏的鲜卑皇帝虽然也沿袭汉人的庙号法,但他们相对乱来一点,开国的道武帝拓跋珪是太祖,往上追了几代始祖、高祖和太祖后,后面明元帝是太宗,接着太武帝拓跋焘又是世祖了。世祖之后,拓跋晃和拓跋濬一个恭宗、一个高宗,以为进入了正常期,结果,拓跋弘开始又是显祖,孝文帝拓跋宏则又是高祖。拓跋宏之后,宣武帝庙号世宗,孝明帝庙号肃宗,嘿,到了文穆帝,又变成肃祖了……总之,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太祖、高祖都出几个了也不脸红。
▲拓跋濬
总之,有庙号对帝王来说是件体现价值的事,庙号里,祖比宗要牛一点,因为该朝代后来的历代帝王提起规章制度,开口都会说:我们太祖曾经说过什么……太祖立的规矩,是不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