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蝈的拼音,我是梅鹤读书,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之所以是古的,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古汉语有入声,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古汉语中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即普通话的声调也有四个: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平声中的阴平就是一声,平声中的阳平就是二声,上声就是三声,去声就是四声。普通话里没有入声。那么,古汉语中那些入声字去哪儿了?有的变成了平声,有的变成了上声,有的变成了去声。“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就是现代汉语声调和古汉语声调的区别。
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南方各地方言里对入声字有不同程度的保留,尤其是粤语,保留了全部的入声字。
2、入声增加了古诗词的表现力入声字的读音一般短而急促,适合表现压抑、痛苦、悲伤的感觉,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比如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首诗是主人公对爱情的誓言,感情强烈,加粗的都是入声字。
词是在格律诗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有的词牌要求全压入声韵,比如《满江红》《念奴娇》《声声慢》。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很好的例子。
3、入声助力诗人形成个人风格有的诗词作者,其作品的风格沉郁顿挫,这样特色需要入声来体现。杜甫就是这样的诗人。比如杜甫的《佳人》,描写一个在战乱中被丈夫遗弃、家人被杀、立志守节的女子,全诗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全压入声韵。《佳人》的韵脚有谷、木、戮、肉、烛、玉、宿等。除了韵脚,《佳人》句子中也用了不少入声字,如“世情恶衰歇”的恶和歇。
杜甫
我认为基于这些原因,入声成为了古汉语的特征。不到之处,请小伙伴们留言,欢迎点赞、转发。
关注梅鹤读书,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