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题主你很逗为什么不是农历。
第一,“清明节”确实不能改。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二十四节气”,又是中国上古农耕文明的天文学和气象学的重要文化遗产,被世界气象界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正式列入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咱们的某些“邻居”,巴不得中国自己不承认“二十四节气”,他们好说是他们发明的。
第二,“二十四节气”包括“清明”在内,确实是根据“阳历”确定的,但不是题主所理解的“阳历”。
世界上所有的历法,绝大多数是“阳历”。所谓“阳历”,是说编制历法的主要根据,是太阳的运行规律。
有没有“”历法?有。所谓“阴历”,是说排定历法的主要根据,是月亮的运行规律。
比如古埃及的历法,就是如此编排的。这是因为,月亮的运行,直接影响到尼罗河的潮汐,而古埃及的农耕,必须根据潮汐变化安排农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上古先民,根据对太阳回归年运行轨迹的观测而确定的,所以说是“阳历”,也就是“太阳历”。
(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期“二绳”和“亜”字形图案)
第三,“二十四节气”包括“清明”在内,已经有大几千年历史,是中国古天文学和气象学的卓越贡献。
包括“清明”在内的“二十四节气”,目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前一百多年的《淮南子·天文训》,距今两千多年。
“节气”,包括“节”和“气”。古人最早确定的,是“气”。
“气”,指“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统称为“二分二至”,又称为“四气”或“四时”,指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之后,古人又确定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称为“二启二闭”,还称为“四节”。
“分、至、启、闭”这一年中的八个“关节点”,就是俗话说的“八节”。
应该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时候,上古先民已经有了对“八节”的明确认知。
再往后,将“八节”各一分为三,就是后来的“二十四节气”。距今5500-5000年的时候,中国古人,已经有了“黄道”概念,就是“二十八宿”分布于左右的一条轨迹。这个轨迹,就是一年中太阳运行的“轨道”。
那个时候,古人应该已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时点。
(陶寺古观象台)
第四,“二十四节气”所根据的是“阳历”,确定的基础是“观象授时”。
距今1万年前后,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农业革命”。世界上有三个地区,属于农耕文明的原发地。
从采集狩猎转变为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中国先民,必然对“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日头”,给予极大关注。
说距今7000年前的古人,已经确定了“八节”,最直接的证据,是出土的那个时间点的文物上,已经多见“+”和“亜”字形图案。
“+”,古人称之为“二绳”,也叫“子午”线和“卯酉”线。“二绳”不仅明确指示了“东南西北”四方,也是古人确定“春夏秋冬”的标记。
“亜”字图形,则标志古人掌握了处于“东南西北”四个夹角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位,也确认了与之相对应的季节。
这一切,靠的都是“立杆侧影”对太阳的观测。
古人对太阳的观测,在先秦时期,已经精确到晓得一个“太阳年”的长度,为365又1/4天。
《淮南子·天文训》说:“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这讲的,就是通过对太阳的观测,而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实践过程和理论总结。
第五,“二十四节气”虽然属于“阳历”,但中国农历是“阴阳合历”。
题主所说的“阳历”,准确的表达是“公历”,属于“太阳历”无疑。之所以使用这种历法,是因为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在使用。
中国自民国改用“公历”之前的历法,准确地说,叫“农历”。
“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即,按照太阳运行的回归年长度确定“年”,按照月亮的朔望周期确定月,二者之间产生的“岁差”,通过“置闰”来协调。
古人通过观测太阳运行,确定了其一年中所在的二十四个节点,就是“二十四节气”。
比如“清明”,就是太阳从“春分日”作为“黄经”0度起,向西移动到15度那个点。“黄经”,是把“黄道”分成了均等360度的刻度。
但是,古人,也注意到了夜晚星象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性,主要是“北斗建时”。
《淮南子·天文训》说:“(北斗斗柄)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
在农历中,“清明”在三月,所以又称为“三月节”。
“清明”之成为“节”,大约与融合了原来的 “寒食节”及“上巳节”有关。唐朝时,还作为“踏青节”。
“清明节”祭祖的习俗,应该形成于宋元之后,是对更早的“春祭”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