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正与斧正的区别,在古代,客气是怎么表达的?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雅正与斧正的区别,我国是文明古国,古代礼仪客气话,多不胜举。欢迎朋友到家来做客,叫“恭候多时”,送走客人叫“留步”,初次和客人见面,叫“久仰,久仰”,朋友分别重逢,叫“久违”,麻烦别人叫“打扰”,向亲友祝贺叫“恭喜恭喜”,托朋友办事叫“拜托”,表扬人见解叫“高见”,看望朋友叫“拜访”,客人来临叫“光临”,陪伴客人叫“奉陪”,与客人道别叫“失陪”。等候朋友叫“恭候”,不让友送叫“留步”,自己的家叫“寒舍”,朋友的父亲叫“令尊”,求朋友帮忙叫“劳驾”,求别人方便叫“借光”,送朋友出门叫“慢走”,与朋友道别叫“再来”等等。我知道的就这么多,请朋友们“指教指教”,看朋友谁还有“高见”,芳子“赐教”。回答完毕。

雅正与斧正的区别,在古代,客气是怎么表达的?

欢迎朋友留言评论,有缘就是朋友,关注潇洒芳子。

一、又叫题款,是正文以外的交待性文字。它虽在作品中处于“配角”地位,但可对正文起说明、发挥、补救、点睛的作用。所以,初学者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

雅正与斧正的区别,在古代,客气是怎么表达的?

落款有单款和双款之分。单款是指落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字、号)、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及地点等。位置在正文之后。

雅正与斧正的区别,在古代,客气是怎么表达的?

双款是将书者和受书者的姓名都写上。受书者姓名叫“上款”,书者姓名叫“下款”。有时上、下款连在一起写,写在正文末尾,受书者姓名(上款)在前,书者姓名(下款)在后;有时分开写,上款在正文前,下款在正文后(对联上款在上联右上方,下款在下联左下方)。馈赠某人的,上款常用“××先生(老师、同志)雅正(教正、斧正、正之、嘱书、惠存、存念)”等。一般只写名不写姓,以示尊敬和亲近。多数作品一般只有单款。

雅正与斧正的区别,在古代,客气是怎么表达的?

落款应根据所留地方而灵活变化,或增或减。应注意五点:

(1)字大款小。落款的字应比正文的字小些。

(2)高低适中。落款高低部位要适中,上部应比正文略低一些,下部要短于正文,不要与正文底部平齐,更不能超出正文。总体说宁高不要低。

(3)距离恰当。款文与正文的距离同正文本身行距相当,不要把款文与正文的距离拉得太开或靠得过紧。太开,会产生松散隔裂的感觉;太近会显得局促闷塞。

(4)字古款今。落款的字从汉字发展上讲,要比主体的字时代近一些。一般说,篆、隶书落款可用楷、行、草书;楷书落款可用行、草书;行书落款可用草书、行书。

(5)留有印位。落款应给留有一定地方。盖印后不应低于正文。

二、印章分“名章”和“闲章”两类。名章即作者的姓名、笔名、字号等,又称“名号印”。一般盖在下款的下面或左侧

闲章一般盖在右上角起首处正文第一、二字之间稍偏右处的,叫“起首章”,也叫“引首章”。盖在作品右下角略高处(有时也盖在上方左右角),叫“压角章”或“押角印”。原则是占“角”。押角印与名号印不要盖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盖在正文右边中部的叫“腰章”

用印要注意:

(1)大小相宜。作品小,印要小而精巧,作品大,印可稍大。

(2)不可过多。一幅作品一二方印即可。一般说来,“印不过三”是一个规则,再多则喧宾夺主。

(3)印位恰当。盖印上方必须低于正文,下方必须高于正文。用印只有得当,才能使作品锦上添花。若用印不当,会破坏作品的艺术美感。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4日 下午11:52
下一篇 2022年5月24日 下午11: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