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声调众所周知,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普通话有4个声调,汉语方言中最多的有13个声调字写。据学者调查有两个地方有13个声调,分别是江西进贤和广西博白。现在想想四个声调已经让人头大了,13个声调确实不敢想象。汉语方言的声调数量分布呈现由南到北逐渐减少的趋势。
按照王力先生的说法,上古声调系统有长平、短平、长入和短入四个。后来这些声调不断演变分别演变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汉语的声调系统还是比较稳定的,基本为平、上、去、入四大类。
语言学家王力
四声说的起源及演变关于汉语声调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梁,沈约、谢朓等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说法。沈约等人提出了四声说: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平、上、去、入这几个字也是这四个声调的代表字,“上”在这里读shǎnɡ,而非shànɡ,之所以这样命名,大概四声的调值特征与四字的词义也比较相关。
沈约
从中古起,即大概汉代以后宋以前这段时间,声调发展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依然是四个声调。不过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声调的发展变化如下图:
以上声调发展图比较清晰,其他不明确概念可以自行百度,比如清、浊、全浊、次浊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说明。
上图告诉我们普通话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来源,阴平主要源于古全清平声、清音的入声;阳平浊音平、全浊入和清入声;上声源于古上声和清音的入声;去声则比较复杂,包括全浊上、古去声、次浊入声以及清音的入声。
古今声调描述及现代调值确立最后我们说说四声调值的确定,目前我们都知道汉语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分别为55、35、214、51。当然这是现代人借助科学实验的方法给出的可以度量的调值,古代人则不同了,只能借助语言来描述。如唐朝的处忠和尚这样描述四声:
平声哀而安,
上声厉而举,
去声清而远,
入声直而促。
后来《康熙字典》又对四声进行了语言上的描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对汉语声调进行调值的描写和确立。最先开始对汉语调值描写的是白涤洲,1934年他参照刘复的《四声实验录》的方法,对北京话调值进行了确立,采用了五度调值法。图示如下:
55 为不升不降,高平调;35 从中间起升,为高升调;214 则是先降后升,为降升调;51 从最高回到最低,为全降
jī
(1) ㄐㄧˉ
(2) 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燕子~。采石~。
(3) 水冲激岩石。
(4) 郑码:GQD,U:77F6,GBK:EDB6
(5) 笔画数:7,部首:石,笔顺编号:1325135
详细注解
——————————————————————————–
矶
矶
jī
〔名〕
(1) 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a rock projecting over the water]
钓矶平可坐,苔磴滑难步。
——孟浩然《经七里滩》
舟过矶。(指澎浪矶。)——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矶沚(水边石滩与水中小洲);矶嘴(指水边突出的大石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