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有“活化石”之称,它们历经六千五百万年演化,外形、习性和四亿五千 万年前就已经生活在海洋中的祖先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这让科学家们惊叹不已的近义词! 鹦鹉螺背上长着一个可一把身体完全保护起来的贝壳,形如鹦鹉嘴,故名鹦鹉 螺。鹦鹉螺的贝壳很美丽,构造也颇具特色,大而厚,呈螺旋形。
贝壳外表光滑,灰 白色,后方间杂着许多橙红色的波纹状。鹦鹉螺贝壳里面分成许多小室,最末尾的 一个室最大,是动物居住的地方,叫“住室”;其他的室贮满空气,叫做“气室”。被 截剖的鹦鹉螺,像是旋转的楼梯,又像一条百褶裙,一个个隔间由小到大顺势旋开, 它决定了鹦鹉螺的沉浮,这正是开启潜艇构想的钥匙,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和 第一艘核潜艇因此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鹦鹉螺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 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在暴风雨过后,海上风平 浪静的夜晚,鹦鹉螺惬意地浮游在海面上,贝壳向上,壳口向下,头及腕完全舒展。 这类动物有夜出性,主要食物为底栖的甲壳类,特别以小蟹为多。
在奥陶纪的海洋里,鹦鹉螺堪称顶级掠食者,它的身长可达11米,主要以三叶虫,海蝎子等为食,在那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鼎盛的时代,它以庞大的体型,灵敏的嗅 觉和凶猛的嘴喙霸占着整个海洋。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但现在基本绝 迹了,只是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还存在着六种鹦鹉螺。
因为它对水质要求极高,因 污染问题目前也濒临灭绝。我国台湾及南海诸岛也有分布,但尚无采集到完整标 本,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美丽的鹦鹉螺,还能否继续美丽下去吗?
。
淡黄色的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宇宙中的恒星可不都是淡黄色的,它们的颜色五彩斑斓,一簇恒星就可以成为珠宝盒了。在宇宙里,一颗
颗恒星就像蓝宝石镶嵌在上面一样,而当中一颗橘黄色的则发出耀眼的光芒。
恒星的颜色取决于它们自身的温度。光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辐射,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就叫作光的波长。
光波很短,短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将1英寸分成25万份,那么一个光波的长度仅相当于其中的几份加起来那么长。
但无论光波多么短,它的变化却足以引起人们视觉上的很大差异,因为波长的变化反映在人
眼里就是颜色的变化。比如,红光的波长是蓝光的约1。5倍。
而各种波长(也就是各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就是白光。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当物体的温度改变的时候,它的颜色也会变化。比如,一块冷的烙铁是黑色的,把它放进火炉里,一会儿工夫,它的表面就变成暗红色——加热时间越长就越红。如果继续加热,在熔化之前,它会依次由红变成橘红、黄、白,最后变成蓝白色。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物体颜色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即温度越高的物体,来自它的辐射的能量越大,波长越短。蓝光的波长比红光短,所以加热能发出蓝光的物体就一定比发红光的物体热。
恒星中的热气体原子发射出光粒子——光子。气体温度越高,光子的能量越强,波长越短。
所以,最热、最年轻的恒星会发出蓝白色的光。随着恒星上的核燃料慢慢消耗掉,它们的温度也慢慢降下来,所以年迈的恒星温度都比较低,通常会发出红色的光。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年恒星就会发黄光,比如太阳。
太阳距离地球只有1。5亿千米,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太阳的颜色。
但是有些恒星距离地球上万亿千米,比太阳远得多,即使用目前最大倍数的望远镜也很难分辨出它们的颜色。因此,科学家们让来自恒星的光通过一种特殊的过滤器,或者通过一种叫作滤光镜的光学仪器,这些仪器能够显示出来自某个恒星的光里每种波长的光各有多少。
天文学家们可以通过标出什么光的波长强度最高来确定恒星的整体颜色。
只要知道了恒星颜色,就可以利用简单的数学换算公式来推断恒星的表面温度,还可以进一步估计恒星的年龄。
人们把日出前后在东方天空看到的霞叫作
朝霞和晚霞的形成原因都是空气对光线 的散射。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 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 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 们散射了太阳光,每一个大气分子也就成了一 个散射光源。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 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 黄、橙、红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这样, 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红、橙、黄 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 射后,那里的天空就会呈现出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