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解释如下是什么意思:
闰年是公历中的名词,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闰年分为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
普通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且不是100的倍数,为普通闰年,如2004、2020。
世纪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即400的倍数才是世纪闰年,如2000年是世纪闰年。
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3年置1闰。如,2020年闰4月,即在农历上,今年有两个4月。
什么是闰年?年份是闰年?
说到闰年,就把日历的简史一并介绍了。
远古的时候,人们对日历最直接的需求,就是指导农耕活动(狩猎、打鱼是不大需要这么精确的)。在有限的条件下,古人们抬头望向天空,自然就会想到用太阳或者月亮的运行轨迹来指导计时。所以,有的文明采用了太阳历,有的文明采用了月亮历,也有的文明采用了日月混合历(中国的农历就是混合历)。
古埃及人采用了太阳历,并规定一年有12个月,共365天。这就当代日历最早的雏形。这套历法,对于当时的古埃及人了解尼罗河的泛滥周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埃及作为四大文明之首的地位。
后来,罗马帝国崛起,势力渗透到了埃及,凯撒大帝在埃及生活的时间甚至超过了罗马,自然也深受埃及文化影响。他发现,埃及历和真正的回归年并不一致,这导致了计时混乱。公元前46年,凯撒大帝宣布了闰年的规定,就是每4年闰一次。题外话,凯撒大帝对修改日历似乎上了瘾,把七月从原来的名字改成了July,就是按他自己的名字Julius命名的。他的继任者Angustus奥古斯都大帝如法炮制,把八月改成August,还改成了大月。
不过,凯撒的“儒略Juius历”和真正的回归年还是不完全一致,过了一千多年后,欧洲的计时又变得混乱不堪。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3世为了梳理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百年不闰,4000年才闰”的规定。这就是格里高利历,也是当今世界还在用的日历。
不过,格里高利历和真正的回归年,每年还差26秒。据预测,到了4909年,我们的日历会比真正的地球位置整整提前一天。不过,还有将近3000年的时间,人类肯定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的。
总结一下,对闰年规定的制定和调整,就是要解决地球自转(一天)和地球公转(一年)不是整数倍数的问题。毕竟,太阳和地球可不是为了让人类的历法简单而产生的,这点麻烦咱们就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