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学者借之际抒情达意,写出无数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今又重阳岁岁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在众多描述重阳节的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刻鲜明的民族精神,这些诗文脍炙人口,广为传颂,使重阳节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至今。
一、重阳节历史渊源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成为“重九”。《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所以重九亦叫“重阳”。重阳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由此可知,庆祝丰收、驱邪避灾与欢宴祈寿,已构成了重阳节的主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中提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此刻的“重阳”指天,并不是节日。
而将“重阳”与九月九日并称的记载却在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此,重阳节被定为农历的九月九日,而此时则已明确记载了重阳节的饮宴习俗。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据传,重阳赏菊就起源于陶渊明,又因重阳节有赏菊的风俗,所以又称“菊花节”。
六朝时,重阳节俗形成,糕类成为节令食品。《隋书》载童谣曰:“七月刈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唐代称其为“麻葛糕”,宋时已习称“重阳糕”,明清以后又多称为“花糕”。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地方还在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二、诗词中的重阳节及习俗重阳节,时值深秋,是一年中最撩人情思的节日。澄净苍穹,金菊斗艳,秋粮丰收,大地一派成熟与收获;西风萧瑟,草木凋零,人共菊花,内心无限感慨与喟叹。重阳节在展示自然物衰败调零的同时,也预示着成熟与收获,这种特质就具有了引发人的悲戚与快感的双重功能。
1、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最具代表性。诗人王维在与上层社会的接触当中,对世态炎凉和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有了深刻认识,思乡怀亲之感和难以派遣的孤独在举目无亲的诗人心中爆发,因而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句。在这重阳佳节中,诗人孑然孤单的形象进一步体现出抒情主人公寂寞凄凉的心境,和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诗人巧妙地运用兄弟重阳佳节插茱萸登高这一富有浓厚的时代和地方色彩典型意义的生活习俗来表现兄弟思己的情思,从而更加深了诗人珍视兄弟手足之情,思念家乡的心绪。这是王维的重阳节,游子思乡怀亲。
《风土记》中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所以重阳之日,人们纷纷采摘其枝叶,连果实用布缝成一小香囊,或佩戴于臂,或插戴于发。佩茱萸是重阳最有特色的节俗,因此重阳节也称为“茱萸节”,登高野宴也称为“茱萸会”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2、唐代文人所写的重阳节登高诗众多,而杜甫的《登高》别具一格。杜甫创作此诗之时,疾病缠身,生活困顿,全诗通过对凄凉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瑟的秋风,凋零的枯木,凄清的秋景反衬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凉心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四句诗,写出了诗人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重阳佳节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因疾病缠身,佳节登高却不能饮酒解愁,国势艰危,仕途坎坷的万般愁绪,却也无以排解。这是杜甫的重阳节,赤子忧国伤时。
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风俗是吃重阳糕,“高”和“糕”谐音,重阳糕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之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有步步登高的吉祥用意。
3、诗仙李白的重阳诗《九月十日即事》更是与众不同,其诗曰:“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这首诗道出了当时九月十日“小重阳”的风俗,而且借菊花喻黎民,重阳节登高本为消灾避祸,两遭重阳的菊花可谓同人民一样苦难深重了。诗人以菊喻百姓,深刻反映了民生之艰难。这是李白的重阳节,哀民生之多艰。
4、黄巢这位能文能武的农民起义领袖对重阳也别有心情,所作之诗为《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亲密的称菊花为“我花”,赋予它傲骨凌霜的劲节品格;群英璀璨在长安,赋予它能驱使风刀霜剑摧枯拉朽的威力;满城都是菊花的王国,菊花的天下,是菊花的扬眉吐气、尽显风流的时代,菊花的战斗风姿,成了主宰天眉吐气、尽显风流的时代,菊花的战斗风姿,成了主宰天下的英雄形象。这是黄巢的重阳节,英雄傲骨凌霜。
5、李清照的重阳节又是另一番风味,《醉花阴》这首重九怀人之作,创作于李清照婚后不久,是寄赠远在外地的丈夫赵明诚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上阕的时间是从白天到半夜,词人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表现词人孤独凄凉的愁怀。整天坐在愁城里,连云雾都染上了愁苦的颜色。“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下阕中,词人把酒东篱,何其潇洒。“暗香盈袖”,文心极细,颖妙之语。后又借花喻人,以“人比黄花瘦”极写相思之苦怀,一位思念丈夫的憔悴妇人形象印入眼帘。情极深挚,笔姿灵活,清新奇丽,短短数笔,旧人将重阳独自饮酒赏菊,佳节愁苦思人的心绪跃然纸上。这是李清照的重阳节,深闺憔悴思夫。
6、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语淡至极,浑然天成,全篇极其亲切省净。写的是重阳节诗人到一位山村朋友家做客从来访到辞别的情景。在绿树合抱的恬静优美村庄中,主人杀鸡做米,在家中面对菜园场院,把酒畅饮谈论庄稼地里的农事。这些直率真诚的家常话让诗人愉快地度过了一个重阳节,并且商定明年重阳节还来“就菊花”。诗人还写出“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兰山寄张五》)同样是在描述重阳时节,饮酒赏菊的活动。
7、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这是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重阳节这一天,诗人和朋友带上美酒登临池州城东的齐山,上微翠的意思是指江南的山在重阳日仍然是一片薄绿。他面对秋天
的水光山色,素来抑郁的心情开朗起来,脸上泛起了笑容,兴致勃勃折了盛放的菊花,插花满头,登高远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己:何必在今天为夕阳的西沉、人生迟暮,像齐景公那样悲伤怨恨独自流泪呢,让我们斟酒一饮而醉,才能不辜负这重阳佳节!
8、毛泽东1929年写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词人一改以往“遇重阳叹别老”的悲秋情怀,以乐观的革命精神描写了重阳节战地景色,语言轻快,富有哲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写的重阳节,格调与古人截然不同,重阳悲秋的意境已完全被欢快愉悦的节日喜庆所代替。这是毛泽东的重阳节,革命乐观情怀。
9、其他诗词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唐.王昌龄《九日登高》)
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宋,晏几道《阮郎归》)
三、重阳节的时代精神在如此众多的重阳诗中都提到登高、宴饮、赏菊、饮菊花酒等等活动,可见重阳节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节日。
重阳节又是一个敬老节。九为阳数之极,“九九”亦含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菊更是长寿之草,再加上重阳时节正值民间秋祭拜祖,故重阳节便有了尊老敬老之意。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正式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重阳节赋予了新的含义,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