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中所述“柔弱胜刚强”,认为柔弱可以战胜刚强.这种辩证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无论是为人处世,亦或是管理之法,都可以巧妙地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方能。
十年磨剑终成器,百炼成钢绕指柔.柔弱胜刚强,是一种人生哲学,以柔克刚,是一种人生智慧,其中所蕴藏的意义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从水的特性来看,水的特性和作用就是柔。水看似柔弱,实则厚积薄发,它拥有着强大的能量。
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所述: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强者,莫能胜焉.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林希逸注曰:水为至弱,而能攻坚强,世未有能胜之者。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可以攻克最坚强的东西,万物都是可以向对立面转化的。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驰骋于最坚硬的东西之中。看似柔弱的水可以穿过任何地方.千金之堤,败于蚁穴之漏,是弱之胜强者,无以易于水也,因此老子才说“其无以易之”,柔弱能胜刚强,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它。
水让我们看到了“柔”能以小博大,就像中国功夫中的“太极”一样,太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它不是硬碰硬、实打实、争锋相对、鱼死网破的做法,而是避实击虚、以小胜大、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充分运用了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所谓:“柔弱无须沮丧,何妨奋发图强。太极之道细思量,管叫后来居上.凡事虚实明辨,言行柔曲温良.学得流水几分长,大道恢恢通畅”。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大致指出,水滋养万物,却从不和万物相争,它甘心情愿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说水是最接近道的.水,“利物”却“谦卑”,“利物”且“不争”.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就是纯粹出于爱的慷慨以及不求感恩的施予,这种无私不求回报的爱足可以让众人感动并甘于臣服。
水不和万物相争,于自身而言并没有减少分毫,只是处于了一处大家所不愿意停歇的地方,但众人所恶之处,未必真的不如意,可能对自身来讲,反而是一方娴静之地。老子所述:居善地,心善渊,和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道德经》第八章在老子看来,选择适居之地,处事诚以待人,为人诚实守信,性情柔和谦让,才会在合适的时候抓住机遇,赢得胜利。因为不去争强好胜,从而少了许多烦恼。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在和诸葛亮对阵的祁山战场上避战守弱,在和曹爽较量的政治斗争中称病处下,它经常主动地规避强大,却成为三国博弈最后的赢家,是可谓柔弱胜刚强。
圣人高尚的品行就像水一样,水具有许多美好的品德,它滋养万物,又为万物的生长创造条件,让它们自由生长,处在人人都厌恶的低下的地方,不和万物相互争抢保持平静,所以说,它是最接近“道”这个最高境界的.善人居住的地方像水一样顺应自然的规律,心胸也像水一样深远宽广,处事不惊,对待他人也像水一样为他人尽心力却不和人相争,效法上天。
老子“贵柔”,就柔弱本身而言,不是某种实力的突显,而是一种态度,一种低调处事的态度,也是一种和世无争的品质,放低自己的姿态,拥抱快乐的生活。上善之水,厚德载物,以其无私的态度和品质,彰显出豁达博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