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推一下吧正月十五棒棒会,平均每天预算150元,要门票的地方肯定是不能去了。
吃饭喝水零食,一天怎么也得50元了吧,再低就太苦逼了。
住宿一天就算住青旅差不多也得50元,得,还有50元可以去酒吧买两瓶啤酒泡妞了!
……
还是别泡吧了,剩下50元还得做交通费呢!
150元每天的预算,个人认为,最适合去贵州!
贵州应该是全国开发最少的地方,也是少数民族多样化,山川地形多样化的一个省。
其实川西也类似,人文风情同样的丰富,地形风景自然也是跌荡起伏。
只是贵州的交通比川西要好得多,你这点钱在川西别说包车了,就是拼车也拼不起,还不如去贵州做公共汽车。
当地人们也都是一样一样的淳朴,6元钱一碗的粉面,3元打摩,5元打的,10元能跑长途。
再具体点,建议去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个州,除了千户苗寨商业化,周边的苗寨村镇都很原始,比如三都水族县,榕江县,都有许多值得一去少数民族村寨,极具民族特色,当地人们淳朴善良,好客热情,你要长得不像个坏人,拉你回家吃饭那也是有的,要是颜值不错,被人家闺女看上,留下来过夜……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十天时间,在黔东南,柳暗花明又一村,寻花问梅倾城笑,一定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假期。在我的头条号【西风野马】,有贵州镇远县和怎雷村的视频短片,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丽江古城与凤凰古城各有什么特色?
先讲下它们的共同特色,那就是都已经商业化很严重。
其他的特色我的看法如下:
有幸两个古城都去过,给我的感觉我会更喜欢凤凰古城,因为它的特色鲜明,文化气息厚重。
凤凰古城凤凰古城它依山傍水,清澈见底沱江从小城中缓缓流淌而过,乘一叶扁舟,再周围的青山衬托一下,犹如一副标准的水墨画。
在凤凰古城,如果是三四月份去,早上起来,你会看到雾气弥漫着整个古城,这里的吊脚楼在雾气中隐隐约约,小舟从雾气中穿过,慢悠悠的,很有意境。
古城中有大文豪沈从文的故居,看到凤凰的山水,我就会感觉到,是凤凰古城的山水当时一定为沈老先生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的灵感吧。
古城中虽然不大,细窄的石板路,加上周围的古朴的民宿,潺潺的流水,真正会有乡间的感觉。
凤凰古城配得上山水之间一幅画不为过。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给我的感觉是历史感厚重。
丽江古城曾经是古代茶马古道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去丽江,我们可以去体验一下他们的“茶马古道”骑马的体验活动,可以说丽江古城的发展是离不开这条古商道。
另外丽江古城也是古代西南边境少数民族土司的官署所在地,有著名的木府。
如果撇开泸沽湖、玉龙雪山、拉市海这些其他的景点,单独的丽江古城,我感觉它的其他特点不鲜明,它就是一座拥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有古色古香的历史古城。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两座古城的特点的观点,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留言区留言评论。
,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绝大部分生活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少部分生活在四川盐边、木里等县。
纳西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是极高,其绘画、雕塑、诗歌、文字、舞蹈、器乐等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因为纳西族灿烂的文化,所以纳西族的体现在多方面。
第一,文字语言。
纳西族人之间交流有自己的语言,通常使用纳西语交流。而纳西族也有自己的文字,称作东巴文。
第二,音乐
纳西古乐原本是由内地传入丽江的古典音乐,在丽江融合了汉、藏、白、纳西族音乐和文化的特点,久而久之自成一派,被称作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
第三,宗教信仰
纳西族人大多信仰东巴教,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一部分人信仰佛教和道教,接近藏区的纳西族人信仰藏传佛教,不同的宗教文化在丽江和谐共存。
第四,民族节日
纳西族也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三朵节也叫三多节是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的生日,除此之外还有正月十五的棒棒会、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会等。
而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汉族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丽江也普遍流行。
第五,饮食文化
说起饮食文化,那是具代表性的风俗文化,纳西族也不例外。纳西族肉食主要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等。
第六,婚庆习俗
在纳西族的所有风俗中,婚庆习俗是最有意思的。
旧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习俗。结婚一般要经过订亲、请酒、举办婚礼等程序。
订亲,纳西语“日蚌”,意为送酒,男孩长到五六岁,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到适合的女方家为儿子说亲,双方父母同意后,待女孩长到十岁左右便择吉日订婚。
之后男方家要向女家行“小酒”、“大酒”等礼,每年端午、中秋、冬至等节都要到女方家送礼。
结婚仪式有不见天的习俗,结婚前几天,来帮忙的亲朋好友上山看来松枝,在天井搭一个木棚,在地板上铺上松针,扎迎亲牌坊。接亲队伍到达,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入,接亲者即撤“开门钱”。新娘边祭祖先、告别父母亲友,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娘家。新娘进夫家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以此表示成为男家的成员了。
关于婚庆的习俗除了上述的,还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婚礼的前一天,新郎家要布置房子,扎搭彩棚,到处张灯结彩,写贴婚联等,同时要杀猪宰羊,挂一红纸或纸绸裹扎的筛子,上插三枝柳箭,并写”麟麟在此”四字,以阻白虎。
第二,婚房的布置也有很多讲究,布置新房大多由媒人或者新郎的父母布置,在铺新房的床单时需要请儿孙满堂家庭和睦的家族的小男孩在床上滚一圈,当地人称作“压床”。
第三,新娘来到新郎家,新郎家的门是关闭的,这时,送亲的人们在门口唱起纳西调子,让新郎家开门,一番对唱之后,大门才会打开。打开的大门前面放着红纸糊的马鞍,而新娘和新郎必须从马鞍上跨过去,才能进入大门,这时候,东巴法师要念经,同时在新娘的额头上点几滴酥油或者清水,表示新娘已经是新郎家的人。
第四,新娘进屋后,需要送公婆各一双鞋。
第五,拜堂时,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祖先和公婆,再拜见家族中的长辈,接着夫妻互拜。在拜堂开始之前时,新娘手中会握盐巴,新郎则手持一个茶水罐。
第六,拜堂结束,新娘要象征性的看一下陪嫁的嫁妆,把其中的柜子锁上,并把钥匙丢在一旁,这时候,小孩子会一哄而上的去争抢钥匙,因为谁能抢到钥匙,就可以向新娘赎喜糖。
第七,闹洞房。在婚礼的当天傍晚,要在新房里摆上由女方家带来的酒席,新娘新郎由几个孩子陪同共进晚餐,其余宾客则由男方家盛情宴请。
到了晚上,青年男女可以去闹房,也可以在一起跳纳西舞,纳西东巴们则一刻不停地唱(结婚调),而这一天,女方家也同时宴请亲友,请东巴唱(嫁女调)。
独特的文化造就了纳西族独特的风俗习惯,通过这些风俗习惯我们能更加深入了解纳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