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拼音,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鉴拼音,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感谢邀请鉴拼音。

鉴拼音,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的文字是如何的,这个题目很大,完全说清楚就是一本专著了。

鉴拼音,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咱们只能“撮其要者”,简而言之。

鉴拼音,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鉴拼音,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甲骨文之前是否还有文字,现在尚无定论。所以,甲骨文之前的“拼读传播”就可以不讨论了。

鉴拼音,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甲骨文,肯定是成熟文字了,可以从甲骨文说起。

鉴拼音,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学者们考证,殷商时期,存在一个贞人集团。他们负责占卜等事宜,负责人世与神灵的沟通。当时的文字,掌握在他们“手里”——不止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学者们认为,当时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甲骨上,确实发现了用毛笔书写的朱字。

鉴拼音,古代的文字是如何拼读和传播的?

徐中舒先生进一步考证,贞人集团中,存在着“儒”这个团体,住于“儒丘”。“儒”的甲骨文,写为“需”,为“人之腋下有水滴之象形”。这是说,这些人,在祭祀之前,是要沐浴净身的,以表虔诚。

孔子原籍宋国,为商族之后,亦当为“需人”之后,所以才有了儒家。

儒家这一集团内部,一定是有文字传承办法的。基本的方法,一定是和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这种形式有关的。

殷商的时候,文字的传播,包括拼读,是在贞人、 “需人”族群内部通过 “办学”或口耳相传实现的。

周代,族群或“职业”仍然是文字传承的一个重要渠道,比如儒的族群和家族内部,史官的家学等等。

除此之外,办学已成为惯例。

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夏和商,不必多说了。周代,是有庠有学的。

《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国有学,是说国家的学校,其教育的内容关乎国家管理,叫“大学”。党有庠,是乡学,讲知识,其教育内容叫“小学”。庠、校、序,都是平民小学。贵族的小学叫“塾”

小学所教的知识里,包括文字。

《汉志》曰——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既然有了学校,有没有课本呢?

从目前掌握的史籍看,周代开始,就应该有课本。

比如,现在知道,先秦时期,即有童蒙识字的课本《史籀篇》。稍后,有《苍颉》、《爰历》、《博学》。

西汉,有司马相如编的《凡将篇》;史游编的《急就篇》;扬雄顺续《苍颉》的《训纂篇》。

后来又有贾鲂又补充的《滂熹篇》,等等。

这些见于史籍记载,未见记载应当还有。

上述这些识字课本的体例,基本是杂取若干字,编成四言、六言或七言的谐韵的文句。其目的,仅仅是为了使儿童读起来顺口,容易记诵,至于对字形、字音、字义则并不加以解析。

书中不加解释,就要靠老师的耳提面命了。所以,读音和释义上,不规范是肯定的。

周朝及至春秋战国,疆土面积已经很大。

群雄争霸,各国文字差异越发明显,方言迥异。

孟子说:“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是说,一个楚国大夫想让他的儿子讲齐国话,那到底是该请个楚国老师教呢,还是请个齐国老师教?

秦始皇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六国文字,被以秦国的小篆统一了。这大部分算好事。

但是,他又焚书。弄得后世看不懂残存的六国文字写成的书了。

最长不过百年,汉代的文人对先秦的文字和文化已经一头雾水。

此时,有了三本重要的书籍——《说文解字》、《方言》和《尔雅》。

扬雄的《方言》,把当时能够搜集到各国方言,北到朝鲜,南到百越,做了很重要的解释。

《尔雅》,“尔”即“迩”,亲近、接近的意思;“雅”,即“夏”或“正”。连起来的意思,是“追寻正根儿”——追寻中原文化的正根儿。这是部辞书,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2091个条目。本20篇,现存19篇,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è)”、“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chù)”。相当于现在的百科全书。

《说文》,则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

《说文》辨识声读的方法,一叫“比次声音,说明字义”。比如,释“瑗”曰:“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声。”这是以“相引”解释“瑗”的命名。古时,“引”“爰”同音,本为一语。

二叫“读若”。比如,“氓,民也。从民,亡声。读若盲。”

为什么已经说“亡声”了,还要说“读若盲”呢?《说文》里的“读若”,包含两种种情况——音义相同的读若;音同义异的读若。

篇幅原因,不再详述。

许慎这种“读若”的办法,后来被人改为“音某”。

例如,《诗.周南》云“薄之掇之”。《毛传》曰:“掇,拾也。”陆德明《经典释文》说:“拾,音十。”

这种“注音”的方法,叫“直音”。这种方法的不足,是有些字无法注音,比如“丢”,没有另一个字可以为其注音。

还有一种注音的方法,和“直音”很相似,是利用同意不同调的字来注音。

例如,“刀”,《康熙字典》注为“到平声”。这就比简单的“直音”注音好了一些,把声调注明了。

但在拼音注声之前,真正的好方法,是 “反切”。

“反切”,是汉语音韵学的开端。

反切,汉末已有此方法。开始,此法称“反”,又叫“翻”。唐代,很忌讳“反”字,遂改为“切”。反切,是后来的统称。反和切,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拼音。

三国魏孙炎著《尔雅音义》,使用“反”注音。但此书已佚。

现存最古的韵书是《广韵》。

《广韵》的前身,是《唐韵》。

《唐韵》的前身,是《切韵》。

《切韵》为隋代陆法言所著,书成于隋仁寿元年,即公元601年。比较系统地使用了“反”的注音方法。

反切注音,是用两个字拼出一个字来。

例如,“相”,为“息亮切”。原来叫“息亮反”。

反切的原理,是上字代表声母,下字代表整个韵母。

反切也有局限性。对于古人的反切,要遵循两个原则——

1,反切上字,只取声母,不管韵母和声调;

2,反切下字,只取韵母和声调,不管声母。

其实还有许多细则,不必详述。

汉字如何拼读,如何传播,一是靠直音反切,二是靠学校和收门徒,大致就是这样了。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上午5:55
下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上午5: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