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达语气不同 1、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多表疑问语气或祈使语气。 2、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这些分类语气词: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肯定语气和停顿语气。 二、语法特征不同 语气词的语法特征有: 1、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气词是放在句子里表示一定语气。起一定的语法作用。语气词用在主语、状语或并列的各项之后,起到和缓语气的作用。 2、是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有些语气词不止有语气意义,还有成句的作用。 语气助词的语法特征有: 1、可以在句子中读作时不译舒缓停顿,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在句末强调语气或通过排比句重复时增强气势。 2、在现在汉语中,语气助词比较丰富,而在古文字中吗,语气助词就较为贫乏。因此在解释上有“古今同义”与“古今异义”两种。 常见的语气助词:阿、啊、啦、唉、呢、吧、了、哇、呀、吗 。 常见的语气词:的、了、么、呢、吧、啊。
区别:
1、语气词是放在句子里表示一定语气的虚词,一般出现在句末。
如的,吗,呢,吧。
2、有的语法学家把出现在句首或句中的:偏偏,究竟等,也看作语气词。有的语法学家把它作为助词的一个小类,称为语气助词。
3、名异实同耳,只是处理不同。有的语法体系将语气助词独立出来,称“语气词”,如黄、廖本《现代汉语》;有的语法体系将语气词作为助词的一个小类,称“语气助词”,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1996)。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属于助词的一种。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在句子中读作时不译舒缓停顿,在句末强调语气或通过排比句重复时增强气势。现在汉语,语气助词有很多,如“阿、啊、啦、唉、呢、吧、了、哇、呀、吗 ……”等。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
语气词“其”既能放在句首,也能放在句中,主要有三种:(1)用在反诘句中,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作“难道”。如《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韩非子•说林上》:“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2)用在祈使句中,表示劝勉或请求、命令等语气,可译作“还是”“请”等。
如《左传•僖公四年》:“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战国策•魏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史记•孝文本纪》:“朕未见其便也,其熟计之。”(3)用在陈述句或疑问句中,表示推测、估计的语气,可译作“大概”“恐怕”等。
如《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衣,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襄公十八年》:“城上有乌,齐师其遁。”《战国策•齐策》:“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以上三例为陈述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以上二例为疑问句。
语气词‘‘也”主要有以下六种用法:(1)用在判断句尾,表示判断语气。有时和助词“者”呼应,构成古代汉语典型的判断句式“……者,……也”。如《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在陈述句尾,加强肯定与确认的语气,一般不能译出。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用在疑问句尾,与疑问代词相呼应,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作“呢”“吗”。
如《孟子•公孙丑下》:“周公何人也?”《战国策•齐策》:“责毕收乎?来何疾也?”《论衡•问孔》孔子自比匏瓜,孔子欲安食也?”在选择疑问句中,“也”表示疑问语气。如《韩非子•难二》:“不识臣之力也?抑君之力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4)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可译作“呀”“啊”或不译。
如《左传•襄公三年》:“晋侯曰‘孰能代之?’对曰:‘赤也可。’”《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战国策•赵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 f(5)用在祈使句尾,表示请求•、、劝:阻或禁止的语气,可译作“啊”“”。
如《史记•项羽本纪》:“毋从俱死:也。”《史记•蒙恬列传》:“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6)用在时间状语之后,表示停顿。如《战国策•赵策》:“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礼记。檀弓》:“古也墓而不坟。”《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