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过小翻译。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依次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的洞穴,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过大孤山小孤山》选自陆游的日记体游记《入蜀记》,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的两则日记。当时,陆游被起用为夔州(现四川省奉节县)通判,由故乡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出发赴任。途中以日记记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这两则日记,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今江西彭泽县北)和大孤山(今江西九江市东南)时所写的两则日记。内容除记述山川形胜、民情风俗外,还涉及一些传闻轶事、诗文掌故,并曲折地寄托了作者对国事的感慨之情。由于文章是日记体,所以写来并不刻意求工,而是在质朴随意的记录中,自然形成了清新淳朴而又浑厚蕴藉的意境,很值得仔细玩味。
文章共分三段,分别记录了过烽火矶、小孤山、大孤山时的见闻和感受。
第一段写过烽火矶。这一部分,作者抓住了自己在不同方位对景物的不同感受,真切地传达出烽火矶景物的特点。开始,作者认为烽火矶不过是南朝“列置烽燧”处之一,似乎没有多少游兴。后来“自舟中望山”,所见也不过“突兀而已”,但抛锚停船于矶旁,却一下子发现了妙处。作者先概写临江矶石形状和色彩的突出之处,又把一个特写镜头对准了那一块如“宝装屏风”的大石,写其“杰然特起”的形态,写其“丹藤翠蔓,罗络其上”的特殊风采。在饱览江山秀色以后,作者意识到是因为风静舟慢、加上深秋以后水位下降,所以见到这一番美景,于是联想起杜甫的诗句,感叹只有慢行细看,才能领略景物的妙处。这一段,陆游用平平的开头引出一段胜景,让人们跟他一起享受意外的惊喜发现,并通过这一发现,悟出一个带有哲理的观景方法。
第二段写游小孤山。如果说写烽火矶是将观察的镜头由远及近摇来,给人由平到奇的感觉,那么写游小孤山,却是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拿它与“皆名天下”的金山、焦山、落星等“江中独山”相比,写其“峭拔秀丽”超过诸山。又从远近变化、季节、气候变化的角度,介绍其“愈近愈秀”、“姿态万变”的具体特点,得出“信造化之尤物”的结论。接着笔锋转到对庙宇的介绍上来,写祠宇荒残,不能“与江山相发挥”,又简略介绍了庙的方位、匾额、神祗,顺带还交代了修庙轶事,介绍了澎浪别祠,再联想起前人诗句,纠正了传说者的谬误,这一笔笔写来,看似随意点染,却已将小孤山的特点渲染出来,造成了一种秀丽悠远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作了如许铺垫,作者才直接写到自己“晚泊沙夹”,“以小艇游庙中”的情景。在“烟雨空濛,鸥鹭灭没”之中,作者久久地留连徘徊,那江山胜景、那荒残的庙宇、那关于小姑的传说、那一两声悲壮的鹘鸣,在一派烟雨之中,组成了一幅苍劲悲凉、意味深长的画面,一种含蓄隽永的意境深深感动着读者。这一部分,作者熔江山景物、历史掌故、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感受为一炉,看似随意写来,却笔笔围绕小孤山,写出了一种特殊的气氛,曲折地传达了作者的无限心事和感慨。
第三段写过大孤山,晚抵江州。这一段,作者把大孤山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中去描写,又择要介绍了江州的地理沿革情况和景物特点。开始,作者通过自己八月二日早晨的行止情况,介绍了江上忽而风云腾涌,忽而开霁放晴的天气变化,接着又借李白“开帆入天镜”的诗句,写出彭蠡口一带江面的辽阔,这才将大孤山放入画面,将其与西梁小孤二山比较,简洁地勾勒出它“状类西梁”而“四际渺弥”“望之如浮水面”的特点。最后,又介绍了这一带江水清浊分野,“合处如引绳,不相乱”的奇景。这样,虽然真正落在大孤山上的笔墨不多,但大孤山的雄姿,仍然在一个辽阔的背景中被衬托出来。写晚抵江州,作者随手记下了当地地名、区划、管辖情况的历史变化,又描写了“岸土赤而壁立”和湓浦水清“不与江水乱”的景物特点,最后总结六天来的行程,对用四天半时间逆流行驶七百里的成绩流露出满意的心情。这一段虽然有两层意思,却一气呵成,节奏比较明快。
这篇游记的三段景物描写虽然各具特色,富有变化,但行文的朴实真切、自然流畅却是一致的,显示出一种笔到意随、朴实浑厚、耐人寻味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