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鸣佩环心乐之,心乐之”的意思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
这句话出自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全诗具体如下: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佩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赏析: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1、就像人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是高兴。
2、如鸣佩环,用来比喻声音好听。
3、《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之】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