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能力极强,尤其是遇到一些不文明也不的行为 ,传染和被传染性极大,遇到此类情况,也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当然家长各有奇招,效果好与否也不尽然,因为孩子存在个体的差异,家长也存在个体的差异。下面我仅仅把自己用过的也还算很有效的两招和各位分享,希望能有所启发礼貌是什么意思:
(1),对于小一点的孩子。
小外甥女刚满三岁,非常活波可爱,初次见我和我熟悉之后,就和我逗,还时不时用小手打我一下,刚开始我没在意,等我注意了,我就发现她总在找机会用手打我,姥姥说也不知怎么啦,最近总爱这样打人,和她一起玩的一个小孩奶奶说自己小孙子就爱这样,不知是不是学的。
我想起了罗尔德·达尔的一个故事,那个远道而来的姑妈如何对待爱打人的小男孩,于是我瞅着小外甥女,在她又准备抬手打我时微笑但很认真地对她说:“你再敢打我,我就抓住你的手不放,我可说到做到,你可以试试。”小外甥女一直盯着我,我就看着她的眼睛等着她的反应,有那么几秒,她把手放下了,我就和她玩,过了一会儿,她又要抬手,我再一次盯着她的眼睛告诉她,她又放下了,可在我们玩的过程中,她似乎习惯性地抬手打人,在我稍有懈怠,就又被她打了一下,我就顺手抓住她的手微笑稍有严肃地看着她的眼睛:“你打我啦,我说过你打我我就抓住你的手不放,大姨说到做到。”她挣把可挣不脱,我就盯着她,抓了有十多秒时间,“打人不对,不礼貌,大姨特别喜欢你,可不喜欢你打人,你和我好,可以和我拥抱一下或者贴贴脸,”说着我把她拉过来和我拥抱、贴贴脸颊,“这样大姨很高兴,平平也高兴,对吧?”看我认真的样子她有点畏惧我会抓住她的手不放,同时也很高兴和我一起玩,接下来我们一起玩她就很少抬手打人了。
越是越容易被影响,但同时也越容易改正,所以家长一方面要告诉他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要有方法地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才更好。
遇到一些小孩子文明的行为,如果躲不过去,孩子注意到了,就一定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好,不礼貌,没有人喜欢他这样。家人的行为和喜恶观在无形中熏陶孩子的一些认知。
(2),对大一些的孩子。
记得小女在刚上小学时,告诉我别人不完成作业、不好好听课、上学老迟到等之类,我会问她不完成作业的后果是什么,她会说:老师批评他了,他考试也不好,不好好听课、上学迟到也是如此引导,最后我会问她:“这样好吗?”她当然不认可这种行为。
同时,我会适时地找机会让孩子明白我的原则和观念,我用自己的言行身教来影响孩子,我们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能做别人都做咱们自己却认为不对的事情,功夫在平时,只有点点滴滴中把习惯养成了、观念建立了,孩子自己做事建立了自己的原则和准则,遇到事情时就不必操心孩子会被别人不好的行为所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