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的拼音,是谁把汉字的读音改来改去?

说服的拼音,是谁把汉字的读音改来改去?

说服的拼音,是谁把汉字的读音改来改去?

真的是说服的拼音,的确够复杂。

说服的拼音,是谁把汉字的读音改来改去?

李白有一首名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谁把“姥”读成“姥姥”的音,马上就有人笑话你——哈哈,错啦!这个“姥”音“mǔ”。?

说服的拼音,是谁把汉字的读音改来改去?

是谁把汉字改来改去呢?

说服的拼音,是谁把汉字的读音改来改去?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汉字读音的变化,根源在于汉语发音的多样化。

中国太大。就说夏商周吧,是从部落氏族发展起来的王国时代,但国土面积动辄也百多万平方公里(夏朝具体面具暂不可考,商周肯定如此)。所以,那个年代,汉语的发音(应该叫口音),即已经产生了不同。

《论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雅言”,指的是“夏言”——夏朝,即中原一带的“口音”。

一百多年后的荀子,还有“居夏语夏”的说法。

秦汉开始,中国进入了强大的帝国时代,国土面积迅增到400万平方公里左右。

随着地域的扩大,汉语发音的区别就更明显了。秦国还没统一六国的时候,每隔几年,就派出使者,到其他几国了解汉语发音的变化情况。汉代的扬雄,总结了此种情况,写了一本书,叫《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这本著作,与《尔雅》和《说文解字》,构成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辞书系统。

比如,墙上有一个“洞”,南方叫“孔”,北方就说“窟窿”。其实,“窟窿”连读,发音就是“孔”。北方叫“虎”,南方一些地方叫“於菟(wūtú),实际上亦很接近。

早在两千六七百年前,春秋时期以管仲为代表的稷下学派,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件事。《管子》中说:“五方之民,其声之清浊高下,各像其山川原壤,浅深广狭而生。”五百年后西汉的《淮南子》也说:“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这都是讲地域特点对语音的影响——海滨湖沼地带,音多清浅。山地平原地区,音多重浊;北方冷凉,寒气袭人,就多了闭口卷舌之音。中国历史上,基本始终存在着南北两大方言音系。

汉语是这样。汉字呢?发音肯定和相应的汉语发音相对应。

夏朝的汉字目前不可考。 殷商的甲骨文字,其发音一定是和山东河南当时的汉语发音相一致的,而且应该尤其以河南为主——因为盘庚迁都到了安阳。

之后的西周,基本沿袭了这个“传统”。

东周开始,诸侯争雄,战乱不已,直到秦战胜六国。这个时期的汉字和汉语发音都比较“乱”。

秦始皇令李斯统一了文字,但没来得及统一“口音”或文字的“读音”——如果历史给秦始皇这个时间,说不准他会做这件事。

所以到了汉代,汉文字的读音,包括汉字的含义,都成了问题。由此,才产生了前面说到的《方言》、《尔雅》、《说文解字》这几部字典、词典。

汉字读音后来发生的一个大变化,是在唐朝。

隋代的陆法言,写了一本《切韵》,成书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此书共5卷,收1.15万字。他把汉字分了193韵。此韵,对汉及以前的音韵改变很大。

唐初,这本书被作为科考的“法定教材”。所有音韵,必以此为依据。

此时,又有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蒋斧印本《唐韵》,加强了这种改变。

宋代,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由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广韵》,彻底将这种改变固定了下来。

《广韵》是我国现存的一部重要的汉字古代韵书。

《唐韵》和《广韵》,确定了206韵。读唐诗宋词,是很好的工具书。

再往后,就到了明清帝国时代,这是继秦汉、唐宋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帝国时期。

此时,北方成为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方方言和俚语大量进入日常汉语,间接影响到文字的发音。 这个时期的汉字读音,影响到现代。

比如,唐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前一句的“斜”,在唐韵中发音为“xiá”,因此才押韵。现在读成“xié”,就很奇怪了。

明代著名音韵学家陈第说:“一郡之内,声有不同,系乎地者也;百年之中,语有递转,系乎时者也。”“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势所必至”有哪些“势”呢? “势”是趋势,是时代,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造成语音字音变化。

春秋时期及之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中原,因此而形成了及至孔子前后的雅言即夏音,是“标准音”。当时的“采风”,虽广及十三国,但所用之韵,无大出入。 秦汉时期,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移至长安,即产生了扬雄所谓的“通语”、“凡语”等秦汉的普通话。至此是古音阶段。 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是著名大学者。他在《颜氏家训》中说:“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推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是说以帝王首都为中心,参考了南京和洛阳南北的标准,形成了“今音”阶段的标准音。这个阶段包括唐宋。 后来的“国音”阶段亦有自己以北音为主的标准音。

第二,民族及族群的迁徙,造成语音字音变化。

迁徙,是人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包括被动迁徙和主动迁徙。如战乱、灾荒造成民族和族群的大规模迁徙。寻求更适合生存发展地域的愿望,也形成迁徙。这些迁徙,都造成语音字音的变化。陈第说:“说者谓自五胡乱华,驱中原之人入于江左,而河淮南北,间杂夷言;声音之变,或自此始。”山东人闯关东,也为东北带去了大量山东音。

第三,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发展,造成语音字音变化。

语言文字,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和发展,产生自身的变化和发展。语言会越来越生动新颖,字词会越来越丰富生动。因此,汉字的发音有所变化是必然的——原来是“那样”,现在就可能是“这样”。在语言学里,这种变动的现象是正常的,被称作“约定俗成”。前些年,港台明星的“国语”引得一些人效仿,但后来又形成了回归,好像现在港台艺人讲普通话的反而多了,尽管不标准。这种模仿、融合、出新,都会形成字音的变化。

还写了一些关于汉字音韵和字义的“问答”。如有兴趣,欢迎关注“老沈”去看看。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下午10:52
下一篇 2022年5月26日 下午10: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