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元代一无名氏的散曲小令《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夺泥燕口:春天燕子筑巢的时候,是靠着小小的嘴一口一口地衔来泥巴讥讽是、树枝、羽毛等,一点一点地堆垛起来。一口泥,大约只有人的小指头蛋大小。一只巢,也不知道需要燕子风里雨里飞多少个来回才能筑好。可是这个人却丝毫不怜恤这小小生灵生存的艰辛,不嫌弃它们口里那一点点泥的微不足道,硬是从它们口里夺下一口口泥来! 削铁针头:其实别说针尖,就是一棵针掉在地上,人们也得摸索半天才能找到。可是这个人硬是能从针头上削下一块铁来拿走! 刮金佛面细搜求:佛教寺庙里的佛像大多是泥塑或铜雕,表面局部或全身镀金。佛既是彻底悟道者,又是能救济诸难普度众生,是佛教中最高的膜拜对象。然而,在这个人眼里,佛像完全没有了这种神圣的意义,其所有的价值只在于佛面上那一层薄薄的镀金。他可以全然不顾对佛的冒犯与亵渎,只专心于用刀小心地刮下佛面的金层。 无中觅有:“无”是一般人眼中的无,“有”是这个人寻觅到的有。他总能在别人都不会注意到的地方找到“可揩之油”、“可拔之毛”,让人无法不佩服其眼光的精到敏锐。钻进钱眼的人看什么都是钱,在空里都能看出钱来! 鹌鹑嗉里寻豌豆:野生的鹌鹑体重仅有100克左右。你可以想象它的嗉子,即食囊有多大,食量又能有多大。这个人可不嫌小。他把鹌鹑捉来,要从它小小的食囊里找到它吃下的豌豆拿走! 鹭鸶腿上劈精肉:鹭鸶腿长而细瘦,体重不到0.5公斤,体态小巧轻盈。站在田里的稻子杆上,连稻子杆也压不弯。据研究,鹭鸶的腿肌约占体重的22%,也就是不到100克的样子。这个人也不嫌它腿瘦,拿了刀子要把它腿上的瘦肉全都刮下来拿走! 蚊子腹内刳脂油:当我们被蚊子叮咬之后试图消灭它们的时候,会觉得它们太微小而灵活了,而这个人却不仅能将蚊子抓住,而且还能将它的腹部剖开,用刀将它腹内贮藏的脂肪全都挖出来。我想,这位先生一定是一位高明的外科医生,你看他手下的活,又是鹌鹑又是鹭鸶的,特别是蚊子,这手术可是需要极为精细娴熟的手法的。只是难免有疑惑:即使他的视力达到5.2,恐怕也不足以应付这样的精微手术吧?他也许需要放大镜甚至显微镜吧?手术刀也是一个问题:多小的手术刀才能用来解剖蚊子的腹部并用来刮脂? 亏老先生下手:亏了有你老先生才下得了这样的辣手!老先生,本称极尊者。这里却有的尽是讽刺,反话正说,干净利索却又幽默有力。换了现在的网文,应该说:“呵呵,晕死!”,惊讶到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这一连串比喻,让人读了真是痛快淋漓,解气解恨啊!哈哈
上海人常以“十三点”隐指“痴”,除了形容人做事没脑子或举止轻浮,也指口无遮拦、傻得可爱,像赵薇扮演的“还珠格格”恐怕是最标准的“十三点”了。但是,当这个词在异性间跳出来时,它的意思就变得暧昧起来,表面上是骂人痴头怪脑,实际上却不是真的怪罪,而是“嗔怪”,也就是说不是鲁智深打蒋门神的“杀博博”一拳头,而是王熙凤扇琏二爷的嗲溜溜一记耳光。所以,“十三点”多半出自女人之口,骂的时候往往女人脸上笑眯眯,眼里泛着“侬哪能个能介个啦”的挑逗光芒,被骂的男人也常常骨头更轻。比如有一位四十好几的彪形大汉,在大庭广众与老婆卿卿我我,并喜老婆唤自己为“囡囡”,这样的男人谁见了都忍不住在心里送他“十三点”,但是他老婆当面抛一句“十三点”就好像当众给他发一张奖状一样,顿时立刻他脸上有光。
筽字读音为:wú,是吴字的异体字写法,读音和意思与吴字完全相同。吴字的意思有5种解释,具体如下: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姓。
5.会意。从口,从矢。矢(
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拼音:wú,注音:ㄨˊ,部首:口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7画,五笔:KGDU
仓颉:RMK,郑码:JAGD,四角:60804,结构:上下,电码:0702,区位:4666
统一码:5434,笔顺:丨フ一一一ノ丶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吴,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口。
白话版《说文解字》:吴,一种姓氏。也是一个郡的名称。另一种说法认为,“吴”是说大话。字形采用“矢、口”会义。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吴口[wú
kǒu]
指吴地的美女。
2.吴书[wú
shū]
三国时期东吴修国史。
3.吴丝[wú
sī]
吴地产的丝。喻指精美的琴弦。
4.吴泉[wú
quán]
即虞渊。
5.侨吴[qiáo
wú]
春秋郑子产(名侨)和吴季札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