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 optical density, 光密度,可以表示为吸光度,简写为A600, 也可以表示为透光度, 简写为T600, 600是你用的光波长,单位是nm (纳米). 最常用的还是吸光度. 这个数值是用在特定波长下,透过样品的光强度/入射光强度,然后对比值取负对数来表示的. OD越大,表示越不透光(取得是负对数,你懂的) 测样品时该用哪个波长,取决于你要测定的东西的光谱特性, 细菌个体用600, 化学显色物质可能会用到450, 等等
1Au=1000mV。液相色谱中,AU是吸收度单位,通过公式换算。以物理上测得物质的透光率,然后取负对数得到吸收度。1.0对应90%的吸收,即透过了0.1,取10为底数的负对数值得到1.0,2.0对应99%的吸收,即透过了0.01,取10为底数的负对数值得到2.0.液相色谱上纵坐标的单位”Mau”的意思: A=-lg(T)是吸光度,无量纲。安捷伦1100系统中以A乘以1000做信号单位,故称作mau,毫吸收单位的意思。扩展资料:强电压常用千伏(kV)为单位,弱小电压的单位可以用毫伏(mV)或微伏(μv)来计量。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在一根均匀的吸光度的单位、温度和宽度恒定的导线上假如有一安培电流流动,那么导线的电阻在一定的距离内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这个距离之间的电压差就被定义为一伏特:在制中安培是基本电学单位,伏特的SI定义是以安培和力学单位瓦特导出的。 依据国际单位制的基本电学单位安培,伏特定义为:”在载荷1A恒定电流的导线上,当两点之间导线上的功率耗散为1W(1W=1 J/S)时,这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对于较稀的溶液,吸光度和浓度成正比,两者关系可用比尔-朗伯定律说明:A=alc l是光在样本中经过的距离。c是浓度a是吸收系数,是材质的性质。实验中,吸光度或透光率可用色度计求得。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量浓度c成正比。扩展资料:吸光度原理:吸光系数与入射光的波长以及被光通过的物质有关,只要光的波长被固定下来,同一种物质,吸光系数就不变。当一束光通过一个吸光物质(通常为溶液)时,溶质吸收了光能,光的强度减弱。吸光度就是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吸光度用A表示。A=abc,其中a为吸光系数,单位L/(g·cm),b为光在样本中经过的距离(通常为比色皿的厚度),单位cm,c为溶液浓度,单位g/L。A=Ecl影响吸光度的因数是b和c。a是与溶质有关的一个常量。此外,温度通过影响c,而影响A。符号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lg(I0/I1)式中I0是通过均匀的液体介质的一束平行光的入射光的强度;It是透射光强度;T是透射比。A值越大,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越大。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量浓度c成正比,以A对c作图,可得到光度分析的校准曲线。在多组分体系中,如果各组分的吸光质点彼此不发生作用,那么吸光度便等于各组分吸光度之和,这一规律称吸光度的加和性。据此可以进行多组分同时测定及某些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在吸光度测定中,为抵消吸收池对入射光的吸收、反射以及溶剂、试剂等对入射光的吸收、散射等因素,可选用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并选光学性质相同、厚度相等的吸收池分别盛待测溶液和参比溶液。
吸光度
吸光度,absorbance,是指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 与该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比值的对数,影响它的因素有溶剂、浓度、温度等等
吸光系数与入射光的波长以及被光通过的物质有关。只要光的波长被固定下来,同一种物质,吸光系数就不变。
当一束光通过一个吸光物质(通常为溶液)时,溶质吸收了光能,光的强度减弱。吸光度就是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吸光度用A表示。
A=abc,其中a为吸光系数,单位L/(g·cm),b为液层厚度(通常为比色皿的厚度),单位cm , c为溶液浓度,单位g/L
影响吸光度的因数是b和c。a是与溶质有关的一个常量。此外,温度通过影响c,而影响A。
氏单位:1ml血清在25℃,340nm,体积为3ml,光径为1cm每分钟光密度下降0.001的酶量一个国际单位(IU)为在实验规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一个微摩尔底物浓度变化所需酶量。通过底物吸光数度的换算,我们可以知道,一卡门氏单位中吸光度的变化相当于4.82X10^(-4)μmolNADH氧化量。因此:卡门氏单位可以这么认为:在25℃条件下,每分钟催化4.82X10^(-4)μmolNADH氧化的酶量。因此,如果我们认为25℃为最适反应条件,那么:1分钟,催化1molNADH氧化要,1/4.82X10^(-4)即2.1X10^3卡门氏单位的酶。1IU/l=2.1卡门氏单位,1kal/l=126X10^6卡门氏单位。但是,由于国内多用37℃或30℃检测,因此换算还略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