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禅宗公案,最有名的恐怕莫过于“风动幡动”了。禅宗六祖慧能受具足戒之前住在法性寺,有天晚上他偶然听见两位僧人正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争论不休,于是他朗声插了句话。此言一出,非但两位僧人若有所悟,连主持印空都颇感惊愕,乃亲自为他剃度,并拜其为师。 那么目不识丁的慧能究竟说了些什么能令老和尚也大为折服的话呢?原来他说的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风和幡是外在的、虚幻的,人心才是超越时空,永恒寂寥的,它的本体是清静的。人应该领悟自性的空寂,向内心求佛,不被外物迷惑。那两位僧人执著于风、幡之类的具体形象,殊不知“本来无一物”,倒徒惹得心旌动摇,把清静的本性给覆盖住了。
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慧能觉得该是弘扬禅宗的时候了,便离开四会。正月八日,来到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当时寺中住持印宗法师正在给僧众讲《涅槃经》。一阵风吹来,把挂在旗杆上的幡吹动了,两个和尚为此辩论起来,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谁也未能说服谁。慧能走出,妙言一句,众僧皆惊。这便是著名的“风幡之论”。
慧能道出的惊人之语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仁者,对他人的尊称。)此言一出,众僧全都“骇然”。印宗法师即引惠能至上席,“征诘奥义”,慧能答得“言简理当”,印宗法师叹服:“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慧能答是。”请惠能取出传法衣钵,让僧众瞻礼。慧能取出衣钵,同时把“佛法是不二之法”的“奥义”阐述一番,听得印宗法师“欢喜合掌”,大赞“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向众僧说:“此肉身菩萨也。”当下就拜慧能为师。慧能于是就在寺中菩提树下削发剃度;智光律师为他受满分戒(一名具足戒,据说是佛家修炼之根本)。
大家感到奇怪,会问慧能大师到底是风吹的幡动哪,还是幡自己在动哪?慧能大师为什么不正面回答,而要说仁者心动?当印宗法师在台上卖力的讲经说法时,两个不好好修行的小和尚,面红耳赤的辩论风动幡动。其实,我们不也像那两个愚蠢的和尚一样!因为一点生活琐事争吵,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牵肠挂肚。我们的心何尝安宁过,我们的心时时刻刻不停的茫碌,也不知到底忙个啥?是时候要安住内心了。“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旦尘去光升,照遍山河万朵。”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清静的,为了适应世俗的需要,变得支离破碎。被尘劳遮蔽了的心痛苦而孤独。想要断除烦脑,开心快乐的活着,就要借助般若智慧的光芒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利己利他方为常远之道啊!
我以为,其实大家都理解错了“相由心生”的本意!
无疑,大家一直以来都以为“相由心生”的意思就是,某人的面相是由其自身心性所决定的,既某人心善则面善,心正,则道貌岸然,心里龌龊,则面相猥琐,心生邪恶,则嘴歪眼斜,……。即自之心决定己之貌也。
这完全是错误的认识!
因为“相由心生”,并非是自心生自相,而是以己之心,生他人之相也!
什么意思呢?
就是看别人的相貌如何,皆是因自己的心里认知也。
打个比方,同一个人,有人看着讨厌,有人却看着喜欢,这就叫情人眼里出西施。
再打个比方,你怀疑一个人偷了你的东西,你怎么看那人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都似一个贼。但当发现你的东西根本没有丢,而且又得知那人原来是个警察,你再看他的举手投足,肯定来个180度的大转弯。
所以,在生活中,往往对一个刚刚见面人的印象,跟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改变,那是因为,在我们心里,已经对他有了一些了解,所以才恍然大悟,原来此人是这么个样子。
是故,才有了“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的说法。
不要以为,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你以为是汉奸,其实他是地下党,你以为是小鲜肉,其实人家是伪娘,你以为是正人君子,其实人家是奸佞小人!……。人大都戴着面具,劝各位擦亮眼睛,不要再“相由心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