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率=(湿重-干粒重)/干粒重×100%知道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假如,设计的砂700,施工用砂730,那就用730-700=30再除以700,等于4.2%就是砂含水率了。含水率为土体中自由水的质量与烘干后质量之比。含水性可以用来表示吸湿性。即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材料吸水后,会导致自重增加含水率计算公式、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
溶液含水率=(m水/m溶液)*100%土含水率=(湿重-土粒重)/土粒重×100%木材中的水分含量多少通常用含水率或 (Moisture content,简称MC)来表示,即用木材中水分的质量与木材质量之比的百分数的方式表示。根据计算基准的不同分为绝对含水率和相对含水率两种。木材干燥生产中一般采用绝对含水率(MC),即木材中水分的质量占木材绝干质量的百分率。含水率(质量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分的重量占纤维湿重的百分数,不同于回潮率。简单地说就是:含水率=(湿重-土粒重)/土粒重×100%回潮率=(湿重-干重)/干重×100%含水率为土体中自由水的质量在土体总质量中占的百分比。含水性可以用来表示吸湿性。即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材料吸水后,会导致自重增加、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
土壤含水量的公式应为 (原土-烘干土)/原土,这里的原土可以是湿土也可能是风干土,这里体现的单位是百分比(%),但正规文献都需要含水量单位为g/kg,则需要在百分比的数值基础上乘以10。
1.
绝对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土壤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土壤含水量(重量%)=(原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100%=水重/烘干土重×100%。
2.
相对含水量。土壤相对含水量。将土壤含水量换算成占田间持水量或全蓄水量的百分数,以表示土壤水的相对含量,计算公式如下: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水田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全蓄水量×100%。
3.
区别在含水率计算公式的分母上,分子都是水分的重量,相对含水率的分母是湿土壤的重量,绝对含水率的分母是干土壤的重量。
4.
绝对含水量只能表现出土壤中的水分是多少。相对含水量能表现出植物生在土壤中有效水分的含量。
B:饱和Φ:在某下,样品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的最大值(超过这个量,就发生结露现象,在墙壁上就会有水珠出现),叫做饱和湿度。
C:相对湿度α:某温度下样品的绝对湿度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湿度的比值(和样品多少无关,能够客观衡量湿度的大小),定义为相对湿度。
α = (φ/Φ)×100%
1、α =0,空气完全干燥,不含水。
2、α =100%,饱和状态。
空气中的含水量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能容纳的水蒸气也越多。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随温度不同而变化。一立方米空气可以在10摄氏度下含9.41克水,在30摄氏度下含30.38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