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年里三支一扶是,作为甘肃省“三支一扶”考试来说,成为甘肃儿女追逐和报考的热点,请看下面数据:
甘肃省“三支一扶”考试
201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考试在14个市州及省直共15个考区同时进行。今年中央共下达我省基层服务项目选拔计划6782名,其中:三支一扶1400名、特岗教师5000名、西部计划382名。全省共有7.6万人(较去年7.2万人增加约4千人)报名参加了今年基层服务项目考试。其中:三支一扶报考人数4.44万人、特岗教师约3万人、西部计划1400余人。3类项目合计报名人数最多的陇南市,达11479人,其次是定西市8905人。
同时,为缓解我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紧缺状况,引导和鼓励医学类人才资源到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工作,提高医学类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录取率,今年,将“三支一扶”计划中支医岗位单列400名选拔指标,单独命题考试,考试内容为“医学综合知识”。今年“三支一扶”支医岗位共计报名8200余人,平均录取比例约为21:1。
01报考难度相对较低
1.三支一扶
报考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两年之内方可参加报考。部分地市的部分岗位还有专业、户籍以及证书限制。
2.事业单位
要求具有岗位所需学历(一般要求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职称、专业和技能条件。
02考试难度相对较低
1.三支一扶
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一科,考试难度较事业单位考试会低很多。
2.事业单位
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或《申论》和《专业知识》。
03竞争压力相对较低
1.三支一扶
甘肃省近两年报考平均竞争压力比约为1:21。
2.事业单位
甘肃东省近两年报考平均竞争压力比约为1:50。
04政策倾斜力度较大
1.生活补贴政策
(1)省级统筹中央补助对财政困难县(包括沂蒙革命老区、菏泽市的非财政困难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3万元提高到1.7万元。
(2)对其他非财政困难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0.8万元提高到1.2万元。
(3)给予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的“三支一扶”人员一次性安家费3000元。
(4)按时足额发放工作生活补贴,确保“三支一扶”人员在岗期间的工作生活补贴,基本达到当地乡镇机关或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作收入水平。
2.社会保险政策
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三支一扶”人员办理补充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人身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建立年度考核奖励机制。
3.期满可转事业编政策
2O19年新招募“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采取考核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聘用合同中约定5年的最低服务期限(含“三支一扶”计划服务年限)。
“三支一扶”是什么呢?
“三支一扶”计划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省区市人事、 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其政策依据是《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促进农村基层社会事业发展,简称“三支一扶”。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三支一扶人员不是公务员。但每年公务员招考会单独拿出一部分岗位,专门招录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考生。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自主择业,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扎根基层。原服务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应优先考虑接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县、乡各类事业单位,有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也应拿出一定职位专门吸纳这部分毕业生。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可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应届毕业生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工作,服务达到国家规定年限,并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2.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项目的,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
3.各级人事、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措施,采取多种手段,充分挖掘本系统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本系统工作。各级人事部门要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建立专门的人才库,广泛收集各类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动员各类用人单位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帮助其落实就业单位。
4.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